数九寒天防未病,柘城县人民医院三九贴敷正

时间:2017-6-18来源:饮食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

“冬至”后的三个九天,即为“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人体阴气盛、阳气弱,咳嗽、哮喘、关节痛、容易感冒、鼻炎咽炎发作、浑身无力、抵抗力下降...

—这些症状你有吗?

此时,选用具有辛散温通的药物,碾磨成粉末,制成膏药,分别贴在人体的不同穴位上,经几个小时取下,可达到夏病冬治与冬病冬防的效果。

这种运用“内病外治”手段防治疾病的中药穴位贴敷方法,已有悠久的历史。时至今日,夏贴三伏、冬贴三九的贴敷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已经成为了人们治病与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九贴是顺应四季特性而变通应用的一种内病外治法。

医院医院康复中心

主任

宋孝福

农历“三九”,人体的正气、阳气不足,邪气、病气就容易侵入,导致疾病发生或者加重,中医根据其基础理论中的整体观念及未病先防的理念,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在疾病未发作的时候主动预防疾病。三九贴浓缩了多种中药材的药性,对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小儿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产科疾病、颈肩腰腿痛都有较好疗效。

小张的儿子程程今年12岁,以前每到天冷的时候就咳嗽个没完,今年小张早早的就在日历表上数九第一天即12月21日画了一个大圈。“帖敷不影响胃肠道及肝脏,我带孩子贴三九三伏贴已经3年啦,这几年他基本就没怎么咳嗽过,也不容易感冒了,抵抗力明显增强。”小张笑道,因为贴敷的人多,她医院预约了,现在拿着单子直接来到科室做治疗。

帖敷配置

医院针灸理疗科

主治医师

王记伟

“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中医特色疗法,主要是将辛散、温通的药物制成贴敷剂型置于患者的穴位皮肤上,通过药物对穴位温热刺激,温煦肺经阳气,以达到宣通肺气,化痰平喘等作用,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过敏反应,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病。

医院在数九前一个月就开始预约服务,每天都有前来咨询了解、预约的群众,电话咨询更是不断。很显然,医院的“三九三伏”穴位贴敷防治冬病、提高抵抗力等疗效已得到认可和青睐。

“冬病冬防、冬病夏治三九三伏贴在我院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针灸理疗科开展穴位贴敷50余年,使无数群众感受到了此法的独特疗效。”

医院医院康复中心

副主任

王景征

穴位贴敷疗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用担心副作用,属于天然无创痛的绿色贴剂,只有局部皮肤的热或轻度痒、疼的感觉,属于正常现象。此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安全无毒,治疗期间不妨碍其他药物的正常使用。免除了打针吃药的痛苦,最适合于儿童及老人使用。

医院穴位贴敷疗法不是千人一贴,而是针对肺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虚寒型痛症、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失眠、妇科病、儿科系统疾病、亚健康等不同疾病、不同体质,辩证下药,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效果。

杜绝

千人一帖

学术

“小贴士”

贴敷的药物不能一膏贴,不管什么病都贴一个部位。慢性支气管炎、咳喘、冬天易受凉等寒性病症患者贴敷部位主要为定喘穴和肺俞穴。有过敏性体质的哮喘患者主要选择的是祛风类药物,穴位则主要选择风门、大抒等。儿童贴敷也应辨证取穴,如偏于脾肺虚损的患儿应选用调理脾肺功能的穴位肺俞、脾俞等;偏于脾肾虚损的患儿,则应选用调理脾肾功能的穴位脾俞、肾俞等;平时痰多的患儿,则应选用膻中等穴位,过敏体质者则应选用内关等穴位。

虽然“三九贴”疗法蕴含中医科学精华,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贴敷疗法,而且在贴敷的时候也要方法得当。

比如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期间不能贴敷;皮肤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不宜贴敷;特殊体质及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的不适宜贴敷。另外,2岁以下的孩子、孕妇、对胶布过敏者要慎用;贴敷部位有微热感或微痒感是正常的,不需要处理。

如果出现明显的红、肿、痛及瘙痒,就要及时揭掉药膏,避免抓挠。如果贴敷部位有水疱,医院皮肤科,在医生指导下治疗,不要自行处理,以防感染。

在贴敷期间还应忌烟、酒及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及海鲜,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三九贴是三伏贴疗效的一个延续,具有加强巩固作用,有助减少冬病发病几率及减轻症状,普通人也可通过贴敷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如果有特殊情况,比如夏天没赶上贴敷,或中间有一两次没有贴也没关系,虽然中间有间隔会对疗效有一定影响,但并不影响下一次贴敷。不过,没有特殊情况最好能坚持下来,这样疗效会更明显。

帖敷地址

医院门诊楼二楼西侧针灸理疗科

医院医院二楼康复中心

医院新媒体









































北京治疗白癜风优势
北京治疗白癜风正规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pbemw.com/yszl/758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肺肿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