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连载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综合防治

时间:2017-10-14来源:患病影响 作者:佚名 点击: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它是一种多原因疾病,由病毒、细菌、不良的饲养管理及易感猪群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综合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温40℃反复,四肢末端、耳尖发红,病程长,治疗不及时有较高的死亡率。

1、PRDC的特点

1)PRDC与呼吸道的组织结构特点及其防御性密切相关

呼吸道包括上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和下呼吸道(各级气管),几乎都是由软骨作支架,其结构既能保证呼吸道的畅通,又可影响进入气体的速度,有利于颗粒沉着于气管上皮黏膜;呼吸道黏膜中含丰富的血管和黏液腺,有利于吸入气体的温度和湿度的提高,黏液腺分泌出的黏液对吸入气体中的尘埃和微生物具有吸附作用,然后借助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向喉的方向移动而咳出。支气管黏液含有有溶菌酶,铁蛋白、溶解素等生化物质具有杀菌性质,这些生化物质能导致吸入呼吸道的微生物生化性失调而失去感染力;在病原微生微和其它不良因素的作用下,呼吸道的免疫防御系统会受到干扰,防御功能下降,从而导致呼吸疾病的发生和扩散。如副猪嗜血杆菌可使猪发生急性化脓性鼻炎和黏液纤毛细胞消失;猪蓝耳病病毒破坏肺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猪伪狂犬病病毒可造成猪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紊乱,干扰机体的免疫力;猪肺炎支原体破坏及麻醉呼吸道黏膜纤毛系统;猪流感病毒也能破坏呼吸道黏膜纤毛系统,从而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病猪发热和厌食也影响机体免疫力。

病因包括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疾病。

一、原发性感染包括

1、病毒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流感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所致的。

2、细菌性:传染性胸膜肺炎和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3、其它:猪气喘病。

二、继发感染疾病包括

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副伤寒、猪副嗜血杆菌病等。如果在一个猪场中,发生和流行上述原发性感染疾病,同时又合并发生或继发感染,即可加重发病猪群的临床症状,造成极高的死亡率。除此而外,还有一些其它因素如猪群密度过大,不同日龄猪的混群饲养,来自不同猪或不同来源的猪只饲养在一起,不良的饲养方式,不同季节温度的巨变和猪舍温度变化过大,加之猪群因营养和疾病造成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等,都可引起猪场或猪群PRDC的暴发和流行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因素如猪群密度过大,不同日龄猪的混群饲养,不同猪或不同来源的猪混养,气温变化过大,加之猪群因营养和疾病造成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等。

本病多爆发于6-10周龄保育猪和13-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通常称18周龄墙。发病率在25-60%,发病猪的死亡率为20-90%,猪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无食欲,眼睛分泌物增多,出现结膜炎症状。急性发病体温升高,可发生突然死亡。大部分猪由急性变为慢性或在保育舍形成地方性流行,病猪生长缓慢,消瘦,死亡率、僵猪比例升高。哺乳仔猪以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为主,死亡率较高;如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猪群密度过大或出现混合感染,发病率和临床表现更为严重。病猪在药物的辅助下逐渐康复,死亡率较低,上述临床症状在不同猪场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

所有病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6~10周龄的保育猪剖检可见弥漫性间质性肺炎以及淋巴结的广泛肿大,肺出血、硬变和花斑样病变,个别肺有化脓灶,病猪肺部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有些病猪有广泛性多发性浆膜炎(胸腔、腹腔很多纤维蛋白渗出,并造成粘连),有些肺部病变与猪支原体肺炎相类似,除肺部出现病变外,小部分病猪可见肝肿大出血、淋巴结、肾、膀胱、喉头有出血点,部分猪出现末端紫色。1~3周发病的哺乳仔猪剖检可见心、肝、肺有出血性病变。

在我国猪群中,与PRDC相关的疾病主要有猪蓝耳病、猪气喘病、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萎缩性鼻炎。如果在猪场存在这些疾病,经常会继发猪肺疫、猪副伤寒、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所有原发性病原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肺炎支原体是两种与PRDC相关的最常见的病原体,它们可以改变呼吸道免疫系统对它们以及其它病原体的反应能力,降低猪只的粘膜免疫抵抗力,从而增加猪群对其它与PRDC相关的许多病原体的易感性

主要病变集中在肺部和淋巴结、肺萎缩、坏死,有橡皮肿、淋巴结肉变。

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防治对策

如何控制和降低PRDC的危害和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我国目前养猪业疾病控制面临的主要难题。养猪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建立和完善以消毒卫生工作为核心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将消毒(消毒用复合醛或复合碘)卫生工作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猪群不同时期的营养需要,保持猪群合理、均衡的营养水平。严格控制饲料原料的质量,被霉菌毒素污染饲料必须废弃。研究表明,肽制品可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和生产性能,增强抗病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可在饲料内添加0.2%的生物活性肽,能有效地克服仔猪断奶应激,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通过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病原体的传入和猪场内病原体的传播,减少猪场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机率。这在控制PRDC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严格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和良好的饲养管理,避免将不同日龄的猪混养在一起,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作好产房和保育舍的保温,良好的通风,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哺乳仔猪可采取早期隔离断奶和用药进行控制,可使用长效土霉素,在仔猪出生后3、7、21日龄分别注射0.5ml,对预防呼吸道疾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

3、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等疾病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阳性猪场切忌不要使用活疫苗。因猪肺炎支原体是重要的导火线,可在仔猪1周龄和3周龄时各注射支原体灭活疫苗2ml,以提高猪群免疫力。

4、药物的使用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在发生PRDC的猪场,药物治疗的效果常常不是很好,因此建议使用药物预防,可采用母猪和仔猪饲料添加药物的方式,在断奶仔猪可应用支原净(50ppm)+金霉素或土霉素(ppm),连续使用一个月,母猪产前一周和产后一周使用支原净(ppm)+金霉素(ppm)。如果育肥猪存在PRDC,可在13和17周龄使用一周,对PRDC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但应避免使用产生盐酸克伦特罗假阳性的药品,如含氨茶碱的猪喘平等。

5、及时淘汰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和僵猪,防止疫病传播。

6、采本场(在爆发该病时不发病)的健康老母猪或健康商品猪血清,在仔猪断奶前一周腹腔注射3~5ml/头,有一定效果。

7、作好驱虫工作蛔虫和鞭虫等寄生虫可损害猪体免疫系统,使其抵抗力下降,蛔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病症。因此,在仔猪断奶转入保育舍1周后,可饲喂拌有2ppm有效成份的伊维菌素粉剂的饲料连喂1周,间隔7-10天再喂一次。

预防与治疗该病病因复杂,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疗的防治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一)大群:组方1:泰妙林+舒林+圆环毒霸0斤饲料/各1袋;组方2:福美先+圆环毒霸0斤饲料/各1袋;拌料饲喂10-14天。

  然后用远征益生素1号一袋拌公斤饲料饲喂10-14天,交替使用。

  (二)个体:针对较严重病例采用以下措施一般三针见效。

  组方1:猪颈1侧:超林美+神农呼喉美+地米(头2针用)各1支注射斤体重;另1侧:远征超能80-斤体重/支。

  组方2:猪颈1侧:疑难重症康1支+卓越咳喘康2支注射60-80公斤体重/天;另1侧:超霸注射液60-80公斤体重/支/天。

例如下:

猪支原体肺炎(喘气病)的防治策略

喘气病,又称猪地方性流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直接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其特点是病猪咳嗽、生长不良、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临床症状最常见于6-12周龄的猪,支原体感染常常诱发生长肥育猪13-15周龄、18-20周龄时比较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综合症,使得育肥期猪只生长速度变慢,死亡率升高。病猪的临床症状通常至少持续三周,最重要的是使得断奶体重相同的猪逐渐变得体重参差不齐,上市时间推迟。有资料表明,受支原体感染的影响,8kg-85kg的猪的生长率下降15.9%,10kg-85kg的猪的生长率下降13.8%,饲料利用率损失22%。由于支原体的感染,生长肥育猪每增重1千克体重比健康猪多消耗0.09-0.2千克饲料。而且屠宰猪30%-80%的肺病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关。

1、支原体的普遍存在性

支原体是养殖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病原体,支原体感染也是一个全球   (一)氟苯尼考(氟甲矾霉素)为目前控制本病的最有效药物。

  (二)头孢菌素类。其中以第三代头孢噻肟和第四代头孢菌素对本病防治效果良好。

  (三)复方庆大霉素(添加有三甲氧苄氨嘧啶)。

  (四)林可霉素加壮观霉素复方制剂。

  (五)盐酸多西环素。

  (六)大环内酯类。替米考星、爱乐新、泰乐菌素。

  (七)恩诺沙星。

二、猪链球菌病

1、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感染时,除了肺炎病变外,其他症状包括神经症状,关节肿大,跛行等,体温高达42.5℃以上。主要病变是:心脏积液,肝脏肿大,胃肠出血坏死明显,肋间出现明显的出血带,多数表现有化脓性和纤维素性心内膜

2、肺炎链球菌,卵圆形瓜子仁状,典型的排列为双球状。革兰阳性,无芽孢。对一般消毒液敏感,将病料染色镜检发现成双(两个瓜子仁状)具有荚膜的细菌,即可初步诊断。

2、四环素类,青霉素等效果均可以

三、副猪嗜血杆菌病

1、副猪嗜血杆菌(HP)引起的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主要在断奶后的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副猪嗜血杆菌的存在可以加剧猪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引起纤维素性化脓性支气管肺炎,通常将副猪嗜血杆菌看作继发性病原菌,在PRRS、PMWS、伪狂犬病和猪流感等感染之后,易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使病情复杂化。

2、病理变化体表发紫,肚子大有大量黄色腹水,以浆液性,纤维性渗出性炎症特征(微黄色的纤维素)最明显的是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心包表面有大量的纤维素渗出,喉管有大量粘液。后肢关节有微黄色胶东样物。

3、本菌为杆状菌,具多形性,从球杆状到细丝状。有荚膜,格兰阴性。(细杆状)中小菌,宽0.3~0.4微米,长一般不超过一微米。

四、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

1、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一种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Pm)引起的猪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鼻甲骨萎缩。临床主要表现为喷嚏、鼻塞等鼻炎症状和颜面部变形或歪斜。

2、本菌为革兰阴性小杆菌,两极着色,为严格需氧菌。

3、猪舍的氨气,尘埃和微生物浓度在本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上齐关键作用。活动受限,过度拥挤,通风不良和卫生条件都可以促进本病的蔓延和扩散

五、猪肺疫

1、猪肺疫(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种杀伤性巴氏杆菌(血清型A,D)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俗称“锁喉疯”。特征性的症状为分娩样呼吸(腹部突然收缩),咽喉部极度肿胀,呼吸极度困难。,虚脱、高热(通常在42.2℃以上),死亡率高达50%左右。病变仅见于胸腔,前腹侧肺发生实质性变性,气管内伴随有泡沫;在病变肺部与健康肺部之间有一明显的分界线,病变一侧的肺组织呈红色至灰绿色,胸膜干燥、透明,粘连于胸壁上。

2、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球杆状两端钝圆,典型的两极着色并且有荚膜,革兰阴性。

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我们深表感谢!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做删除处理。作者观点不代表掌上兽医观点,在此仅供交流学习使用!

猪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猪的呼吸道疾病总结

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制

不懂蓝耳病防治的看过来

猪场爆发蓝耳病的5个先兆

赞赏

长按







































如何治疗白癜风最好
北京治白癜风疗效好的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pbemw.com/hbyx/867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肺肿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