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201

时间:2019-3-6来源:患病影响 作者:佚名 点击:

推荐理由:慢性肺心病是我国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间质性肺疾病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普查结果表明,14岁人群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为4.8‰。为了规范慢性肺心病的基层诊疗,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等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年)》,以期指导基层的诊疗。

定义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导致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疾病,肺血管阻力增加和肺动脉高压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发病机制在慢性肺病中,肺动脉高压是由肺血管阻力增加所引起,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因素较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肺泡内低氧。

临床表现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支气管、肺和胸廓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障碍以及其他脏器功能损害的表现。活动后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是最主要的症状,其他症状包括心悸、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等。随着病情进展,上述症状逐渐加重。感染也可使上述症状加重。

治疗目标慢性肺心病的治疗目标包括: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和活动耐力,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提高患者生存率。

管理流程肺心病稳定期纳入社区管理,经患者知情同意后签约,建立健康档案,纳入慢性病管理。对肺心病稳定期患者应每个月进行1次随访。

全文刊登于《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年第17卷第12期第-页

导报

赞赏

长按







































白淀疯
中国白癜风医院排名


转载注明  http://www.pbemw.com/hbyx/1064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肺肿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