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科普如何预防肺结核
导语
结核病是人类疾病中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至今结核病仍在全球流行,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均构成严重威胁。在全球所有传染性疾病中,结核病已成为成年人的首要死因。愈来愈多的结核菌有耐药性,是使结核病可能再次成为难治之症及疫情上升的主要因素。
如何预防肺结核
作者:刘京豫
至今结核病仍然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流行形势也十分严峻。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对控制结核病起决定性作用,合理化疗可使病灶内细菌消灭,最终达到痊愈,休息与营养疗法仅起辅助作用。
肺结核的病因明确,防有措施,治有办法,但只有认真作好治疗、管理、预防及检查各个环节,切实做到查出必治、治必彻底,才有可能使结核病流行情况有所改善,直至控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及增强免疫力、降低易感染等,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基本原则。
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并治疗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的痰液。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而受感染。
感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少量、毒力弱的结核菌多能被人体免疫防御机制所杀灭。
仅当受大量毒力强的结核菌侵袭而机体免疫力不足时,感染后才能发病。其他感染途径,如经皮肤、泌尿生殖系统等,均很少见。
切断传播途径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结核菌属于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的分枝杆菌属,为有致病力的耐酸菌。结核杆菌为需氧菌,在缺氧情况下不繁殖,但仍能生存较长时间。
结核菌对干燥和强酸、强碱的抵抗力很强,能较长期存在于外界环境中,在痰内可存活20~30小时,阴湿处存活6~8个月。但对湿热的抵抗力很低,煮沸5分钟或在阳光下直接曝晒2小时即可杀灭。紫外线消毒效果较好。
5%~12%甲酚皂(来苏)溶液接触2~12小时,70%酒精接触2分钟,或煮沸1分钟,即可被杀灭。最简便的灭菌方法是直接焚毁带有病菌的痰纸。
注意开窗通风,注意消毒。活动期病人带口罩,不随地吐痰,防止大笑和情绪激昂的讲话,同时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清洁,紫外线照射消毒等,都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手段。
保护易感人群接种卡介苗,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卡介苗可保护未受感染者,使受感染后不易发病,即使发病也易愈合。
有效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对已患病者,能使痰菌较快阴转,但在其阴转之前,尚须严格消毒隔离,避免传染。为此,抓好发现患者、正确治疗与接种卡介苗等均至关重要。
版权声明:
文本发表于《中医养生保健》杂志,由杂志社授权刊发。作者/刘京豫。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推荐阅读
- 上一篇文章: 如何预防结核病相关小知识
- 下一篇文章: 防微杜渐机械工程学院召开预防肺结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