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如何诊断治疗

时间:2019-3-7来源:肺肿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来源: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呼吸系统疾病分册)

定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corpulmonale)系指各种病因损伤肺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右心损害的一种心脏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右心室肥厚。肺部基础疾病发展为肺心病,一般需要10-20年的过程。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急性呼吸道感染为导致肺心功能衰竭的主要诱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反复发作,急性加重,随着肺功能的损害,病情逐渐进展,多数预后不良,病死率在10%-15%。本病属于中医学的“喘证”“肺胀”“痰饮”“水肿”范畴。

流行病学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史我国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继发于慢性支气管、肺疾病,尤其是慢阻肺。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普查结果表明,大于14岁人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病率为4.8%。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北方地区患病率高于南方地区,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明显增多,男女无明显差异。冬春季节和气候骤然变化时易出现急性发作。

临床表现

诊断

根据患者有慢阻肺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或其他胸肺疾病病史,并出现肺动脉压增高、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征象,如颈静脉怒张、P2A2、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肝脏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等,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有肺动脉增宽和右心增大、肥厚的征象,可以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

临床上需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脏病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西医治疗原则:

(1)肺、心功能代偿期以延缓基础支气管、肺疾病的进展,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预防感染,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加强康复锻炼和营养,需要时长期家庭氧疗或家庭无创呼吸机治疗等,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治疗原则为积极控制感染,畅通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为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衰竭和心里衰竭,防治并发症。

中成药治疗原则: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多由于年老体弱,肺脾肾不足,或由于久病不愈,至正气亏损。缓解期以虚为主,发作期以邪实为急。虚者,病位在肺,渐及脾、肾、心;实者,多为气滞、痰浊、瘀血。病情发展到晚期,可发生神闭或喘脱。脱证以阳气暴脱为主,常由肺肾气虚或阳虚水泛发展而来,多属虚、寒。闭证以痰热闭窍为主,常从痰热郁肺发展而来,属实、热。本病治疗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大法。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该怎样治愈


转载注明  http://www.pbemw.com/fzbby/1067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肺肿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