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冬季对于老人来说就是一道坎,家里
北京最权威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民间有句俗语叫“老人难过冬”,意思是很多老人会在寒冷的冬季去世,尤其是高龄老人。而老人若能扛过冬天,熬到春天,又可以平安过一年。无论是研究数据,还是在医生眼中,事实也的确如此。
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TheBMJ)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冬季,英国居民死亡率显著上升,其中以老年人居多,75岁以上老年人冬季死亡率增加近30%;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曾在年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出41%。
为什么冬天心血管疾病容易高发呢?根据我国传统医学的中医理论基础分析,进入冬季,整个大自然的阳气都处于一个收敛的状态,自然界阳气锐减,但是人对阳气的需求并没有减少,所以这个季节的人就会容易出现气虚,血液的运行主要靠气的推动,气虚推动血液运行缓慢,会出现血虚现象。这样会导致人的心脏负荷加重,脑部缺血。人们在此时感到的胸痛、憋气或是头晕、麻木等,都是人体对天气变化的一系列“应急反应”,是很正常的。但是要提醒的是那些对环境温度变化耐受性较差的人或是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这种反应很可能使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出现缺氧、缺血的症状,以至诱发如冠心病、肺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还有就是中风也是这个季节的高发病,若不注意,甚至会导致死亡。
而这个季节的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是不容置疑的,这与其生理特点有关。老年人普遍存在动脉硬化症状,如遇寒冷空气袭击,便会全身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很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肌梗死。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还与人的心理状况有很大关系。由于气候和温度的变化,很多人容易在冬季产生抑郁情绪。心情不畅、心理压力过大及居住环境、生活饮食习惯以及过度劳累等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所以冬季对待心脑血管疾病要采取谨慎的态度,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特别是冬天的夜间睡眠时,机体相对缺血,血液黏稠,流速减慢,血小板聚集,容易形成血栓而导致心肌梗死,早晨天气寒冷也会刺激细小动脉收缩,也是容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之一。
冬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1、注意保暖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因为寒冷常常引起老人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心脏负荷。血管不好的老人外出要随时注意保暖。
2、控制洗澡时间,切勿过长
老人怕冷,洗澡时常常水温较高。但较高的水温,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这就会造成空气中氧含量不足,心脏不好的老人血液就会供氧不足,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爆发。洗澡时间应该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
3、不宜过早出门
冬季老年人应该选择上午10点后,太阳出来了到室外活动。冬季清晨,是室外温度较低时间段,外出易引起来感冒咳嗽,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太阳没出来之前,空气的氧含量过低,外出锻炼,会造成血液供氧不足,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4、不宜剧烈运动
冬季人体消耗的能量增多,剧烈运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心脏不好的老年人,这就是致命的危险。冬季老人不宜做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拍手、打太极拳等运动。
5、健康饮食,合理搭配膳食
对于老年人来说,生活饮食要有规律,冬季进补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喝水。
6、定期体检
人的血管堵塞是一个过程,刚开始堵塞时,人体也许不会有知觉,当堵塞到一定程度时,人体开始有疼痛感,比如当心血管堵塞达到50%以上时,就会发生偶发性心绞痛,再不引起重视,则可能出现突发心梗等严重后果。因此,定期的心脑血管检测非常重要。
除了常规的检测项目如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血流变等检查外,还应该重点筛查以下项目:
心肌酶:用于查看是否有心肌损伤或坏死,若有则该指标会升高;
同型半胱氨酸:能够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指标;
c-反应蛋白:用于急性心梗等疾病的辅助诊断;
心脏彩超: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情况;
颈动脉超声:可查看颈动脉内膜是否有增厚、斑块、血管是否狭窄或闭塞;
经颅多普勒:可测量脑底主要动脉的血液流动情况,查看是否有阻塞;
动态心电图:可以抓到24小时心电图的变化,如果正好发病,心电图就有记录;
心关护智能心电:有24小时、48小时、72小时三种周期智能心电监测仪,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心电数据能实现智能分析,数据不正常时能实现自动报警,及时反馈给体检中心和用户,大大提升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1. 2.可拨打--进行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上一篇文章: 冬至到,开始ldquo数九rdqu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