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炎的形成与防治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禽类的养殖过程当中,“气囊炎”流行特别严重,死亡率高,治疗困难,给广大养殖户和临床兽医工作者造成极大的麻烦。在气囊炎的诊治过程中,不论是养殖户,还是兽医技术员,都应对气囊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采用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否则,病急乱投医,治疗不妥,只能是雪上加霜。
一、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春夏季节最为高发!目前市场上也大量流行。在家禽整个生产周期中都可发病,尤以20天后的鸡多发,7天内也偶有发生,死亡率高,给家禽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发病病因:
1、商品肉鸡气囊生理结构特殊,发病率高
肉鸡体内有9个气囊,气囊由支气管分支在肺后形成,并且与骨骼的内腔相通,使骨骼成为含气骨。所以,气囊是肺脏的延伸部分,在临床上凡是引起肺脏炎症的疾病,很容易引起深部的气囊炎。同时,上呼吸道—支气管—肺脏—气囊—骨骼相互连通的特点,使其机体形成了一个半开放的系统。另外,肉鸡没有膈肌,胸腔与腹腔通过气囊见解隔开,消化道发生疾病后,很容易引起气囊炎感染。这些特点,使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进入气囊,进入骨腔,造成全身性感染,在这一连串的感染过程中,气囊炎就成为最常见的临床疾病。
2、常规用药很难治愈,危害严重
从解剖构造上看,气囊壁很薄,内层为单层扁平上皮,仅在开口处为纤毛柱状上皮,外层是与浆膜相连续的单层扁平上皮,两层上皮之间为纤维结缔组织,含弹性纤维,不但结构薄,而且血管很少。所以,发生气囊炎后,通过常规的药物很难达到气囊上,更无法化解干酪物等病理产物,使得气囊炎在临床上很难治愈,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3、环境较差,发病不可避免
温度忽高忽低、湿度不合理、通风条件差、有害气体含量超标、疫苗应激、饲料霉变、消毒不严格等都可诱发该病发生。
三、临床症状:
病鸡呼吸困难,由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呼吸道症状明显,张口伸颈呼吸,气喘、甩鼻、呼噜、肿头、肿眼、流泪,个别肉髯肿胀,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渴欲增加,呈黄白色下痢,羽毛松乱,无光泽,冠爪干燥无光。
四、剖检变化:
①病死鸡冠发紫,口腔、鼻腔、气管充满粘液。喉头、气管出血,严重的气管、支气管有黄色、白色干酪物堵塞。
②个别的,剪开腹下皮肤能看到脂肪发黄或有炎性渗出物。打开胸腹腔,心包积液,胸腹气囊浑浊,有黄白色干酪样物,个别在整个肺脏上包
裹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物,肺脏充血、出血、后期萎缩。病死鸡有的会有心包炎、肝周炎的病变。
③腺胃乳头水肿,小肠空扁、整个肠道充血、黏膜脱落,脾肿大,肾肿,严重的花斑。
五、综合防治
1、药物治疗
治则:急者治标,缓者治本的原则,迅速控制死亡。
①、温化脾湿,宣肺平喘,即解除从脾---肺的病理过程,用补脾健胃药加宣肺化痰药。
②、有包心包肝,气囊炎,用通透性强的支原体大肠杆菌治疗药,以防感染。
处方:
用药可以产考病毒——气囊——大杆——退烧(比如我们公司的新双黄连口服液-气囊请-磷杆清七代-清瘟解毒口服液,这是一个成熟的治疗方案治愈率非常高。)有其它病症加对症治疗药物。
2、加强管理
针对难以治愈的气囊炎,在用药的同时,我们要加强饲养管理,以取得临床疗效,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这也是平时预防本病的关键。
①加强通风、减少有害气体含量
鸡舍内粪便乱排放,氨气、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高,氧气含量低,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这样就很容易通过刺激机体的呼吸系统,出现甩鼻、咳嗽等,三到五天即可达到气囊,感染气囊炎症,因此要搞好通风换气,减少有害气体的含量。
②灰尘、飞沫的传染。在温度适宜情况下,调整好湿度,减少灰尘、飞沫的超量,它也可直接破坏机体防卫系统,达到气囊,即无菌性气囊炎,更难控制。
③温度不可忽高忽低,尤其20天内的鸡,稍遇风寒,机体卫气不足,即可受凉,久之便形成气囊炎。
④鸡舍内要有一定湿度,不能太过干燥,否则很容易诱发该病。鸡舍湿度应保持在60-70%为宜。
⑤防疫应激,鸡舍管理水平差,如密度大,温度不均,机体抵抗力低时防疫,可引起严重的应激反应,如果我们处理不当,后期也可形成高致死率的气囊炎病变。
⑥消毒要合理,不能用刺激大的消毒剂。
⑦杜绝霉变的饲料和地面太过潮湿。
- 上一篇文章: 肺癌日常实践中ALK在NSCLC的病
- 下一篇文章: 把大米炒一下,竟成了一味药刮走肠道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