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三字经气喘虚喘实喘及其治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医学三字经》第九篇气喘。
一、认识喘症气喘这个病是很常见的,中医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叫“外不治癣,内不治喘”。过去的中医外科包括皮科,很难治的病就是癣,例如牛皮癣这类病。而内科比较难治疗的病就是喘症,所以有“外不治癣,内不治喘”。
喘病这个病确实不太好治疗,尤其是慢性的咳喘病人,例如大家所俗称的老慢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如果在急性期把喘症治好,就不会转成慢性期,也不会转成老慢支了,所以中医提倡“上工治未病”。
(一)上工治未病上工治未病不是说你没病就给你治疗,而是你已经病了,但是症状很轻,还没有发展成严重的大病,这个时候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把病人治疗好,这就叫治未病。
.中医能不能治已病呢?中医是可以治疗已病的,只不过病人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和时间,所以中医更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
咳喘的病人很多都是得病好多年的老病人,就是已病,已病的意思就是比较重的病,这样的病治疗起来难度比较大。
(二)我们学习《医学三字经》的意义在哪里?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教中医,用的都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中医教材。而我们讲中医,为什么要讲比较老的《医学三字经》呢?因为《医学三字经》这本书能够让你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掌握中医。
现在临床上有很多复杂的喘症病例,比如你见到一个喘症病人,你能不能一下子抓到问题的关键?能不能提纲挈领地掌握住治疗这个病的方法?
你要是读有关喘症的书,从古至今实在是太多了,现在讲喘症的教材也很多,你这辈子也读不完。但是《医学三字经》能告诉我们最提纲挈领,而且还很有疗效的方法。
《医学三字经》讲的这些方法我们记住以后,在临床上可以治疗一些病人。如果我们想继续提高疗效,想进一步深造,那么《医学三字经》这本书也可以引导我们进一步深造,这本书可以把我们引向经典,引向《伤寒论》、《金匮要略》和《黄帝内经》,其中最重要的书就是《金匮要略》。这些都是《医学三字经》这本入门的书给予的指引,可以这样讲,《医学三字经》能够让我们最迅速地深入中医,而且还能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能帮我们解决喘促这样的病。
(三)见到喘症病人立刻就要想到,病人到底是实喘还是虚喘?“喘促症,治分门”:我们见到喘症病人,脑子里马上就要把这个病分成两种,一个是实喘,一个是虚喘。
所以大家学完了《医学三字经·气喘》之后,你有没有掌握了这个病,老师很容易就能发现。为什么?如果你看到病人马上就说,老师,这个人是实喘。看到另外一个病人你马上说,这人是虚喘。如果你的第一理念是先说出病人是实喘还是虚喘,这说明你的方向学对了。
如果学生看到气喘病人茫然无策,当时就被病情吓糊涂了,觉得这个人怎么病的这么重,怎么办?这个病人应该怎么治啊?想起一条治疗的方法,又想起一条了……想到最后,脑子乱了套了!这就说明没学对!因为你都不知道先该分实喘还是虚喘。
看见咳嗽病人马上要区分外感还是内伤,水肿病人马上要分阳水还是阴水。中医都是有规矩的,如果你连这些都没有掌握好,那么你看到病人必然就会茫然无措、束手无策,你就会乱套了。同时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病人你肯定治不好。
实症还是虚症,你看准了之后,就要坚定不移地这样治疗下去,无论多重的病人也可能治疗的好。
所以学中医入门是非常重要,要将书本知识变成你的思想,这才算真正学会了中医,你能不由自主的按照《医学三字经》这本书去做,你才算真正的学对了。
二、治病需要分门别类(一)贞元饮治疗血虚而气无所附的气喘“鲁莽辈,只贞元”:当时很多大夫治疗喘症就只记住了一个方子贞元饮。无论什么喘症来了,都用这个方子,这就非常鲁莽了,因为你都不知道要去给病分门别类。
比如很多血虚的妇女都有气喘、气短这种表现。这个时候可以用贞元饮。我们知道血属阴,气属阳。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阳气需要阴精去维系,阴血是维系阳气的。如果血太亏,就会气无所附,人可能就会喘。贞元饮可以济之、缓之。贞元饮里面有熟地、当归这些润药,可以养阴养血,所以济之。甘草是甘缓的,所以可以慢慢调养,所以缓之。贞元饮可以让人的血慢慢足了,然后气就有所附,病人就不会再喘了。
.不可滥用贞元饮贞元饮是治疗血虚气无所附的气喘,但是你不能用它来救急。尤其碰上那种危急气上奔,需要抢救的气喘,如果还用这个方子就一定会误事的。
所以大夫最麻烦的就是只记得这一个方子,什么病人来都这一个方子,这个大夫就算彻底失败,因为你不知道怎么去分析疾病。
三、治疗喘症要先分实喘和虚喘(一)实喘.什么叫“实喘”呢?如果有实邪,就叫实喘。
()实邪又是什么?实邪主要就是痰和饮,它们都属于阴邪、阴霾的东西。
.阴霾是什么东西?阴霾就是人体属阴的代谢废物,比如痰、饮、湿,这些都是属于阴的,属于阴霾。
.人体和自然界是相应的“阴霾盛,龙雷奔”:我们外界的自然界有阴霾,其实我们人体里面也有阴霾。
()怎么能够战胜阴霾?要战胜阴霾就需要离照当空。离照是什么?离就是太阳。当太阳真正出来,光芒照射大地的时候,这些阴霾就会散了。所以陈修园老先生讲“非离照当空,群阴焉能退避?”
()实喘可不可以用贞元饮?不可以。为什么?因为阴气很盛的时候,贞元饮当中的地黄养阴、当归养血,结果就会使阴气更盛。最后你不但没有补到正气,反而补了邪气。
所以陈修园老先生就讲,如果实喘用了贞元饮就会“饮邪滔天莫救,而龙雷之火,愈因以奔腾矣。”
()什么叫龙雷之火?阴气越盛越容易有火,这个火就是龙雷之火。大家先记住龙雷之火这个词,暂时不理解没有关系。
古人讲的闪电就是龙雷之火,乌云越密布越下雨,越打闪电。这个闪电就是一种能量,就是龙雷之火。古人不用电,但是他知道这个打闪就是一种能量,而且在打闪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雷,所以打闪就叫龙雷之火。
龙雷之火用寒药是清不下去的。
.实喘中最可怕的就是实邪“实喘者,痰饮援”:实邪是什么呢?就是痰和饮。代谢废物当中粘稠的叫痰,清晰的称为饮。
很多人感冒之后就开始喘,为什么感冒之后会开始喘呢?因为他内有痰饮,外有风寒,里外呼应,所以咳喘就会很厉害。
5.治疗实喘的关键就是去痰饮“葶苈饮,十枣汤”:
“肺气实而气路闭塞为喘者,以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很多人气喘就是因为肺气郁闭住了,为什么肺气会闭住了呢?因为体内有痰饮堵住了,这时候就要迅速泻掉肺里的这些痰饮,用什么方子?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什么这个方子用了葶苈子之后,还要用大枣呢?因为大枣是甘缓的,扶正的,怕葶苈子性烈容易伤正。
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炒了以后弄成泥状,用大枣十二枚煎汤,然后放入葶苈子研磨成的粉一起喝了,加大枣就是为了保护你的正气,保护你的脾胃。
“咳嗽气喘,心下停饮,两胁满痛者,十枣汤主之”。这就是所谓的支饮,就是饮邪很厉害了,已经影响呼吸了,很严重了,得赶快去掉邪气。
十枣汤这方子很厉害,我们轻易不敢用,大家可以看一下十枣汤的方剂,就知道这个方子有多么厉害了。
十枣汤:甘遂、大戟、芫花三味药,这方子是峻剂,不可轻用,因为甘遂、大戟、芫花三味药有毒,把三味药等份研成未,然后用大枣十枚,用二杯水煎成枣汤,然后把甘遂、大戟、芫花研成的粉,大约克多一点儿放在枣汤里面喝下去。病人喝完以后会泻下一些水一样的东西,把水饮随着大便就排出去了。因为都是泻药,所以如果吃完十枣汤之后体虚,就喝点稀粥调养。
这个方子我们在座的各位不要用,因为我们没这个水平,这方子太峻烈了。但你得知道有这么一个方子,也许有一天你水平够了,就会用了,目前还肯定不行。
葶苈大枣泻肺汤和十枣汤都是很厉害的方子,我们不能随便用,因为我们是刚开始学,所以还是要慎重一点,因为人命关天。如果你能看准了用,当然很好,但是如果你水平不到,千万不能用。
6.小青龙汤治疗外受风寒、内有水饮“青龙辈,撤其藩”:以小青龙汤作为代表的方剂,既能解表又能利水,治内外合邪以两撤之,药到病除。
小青龙汤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个方子,没有葶苈大枣泻肺汤和十枣汤那么峻烈。小青龙汤既能解表又能利水,治疗外受风寒,内有水饮的效果非常好,我也是比较喜欢用这个方子。
但是作为初学者用小青龙汤,还是不合适,因为这个方子它里面有麻黄、桂枝、细辛,这几个药还是有点厉害的。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我有一个朋友在上海工作,冬天受寒了,就是内有水饮、外有风寒,体内阴霾比较盛,他又有点儿营养不良,咳嗽老不好。我就给他用了小青龙汤,但是我用的量是非常小。比如麻黄克、桂枝克,量非常小,而我的这位朋友是人高马大的一人。他到药店去抓药就是一小包。但是药店说你的这个方子我得留底,我得给你复印一下,因为你这里面有一些比较厉害的药,有点儿毒性,所以方子得留下来。
我的方子很小,而我的朋友人高马大,但是吃完药就好了,所以用药并不是量越大越好,而是要合适,他的病情不需要用这么量大的药,所以用很小的量照样病好了。
小青龙汤因为它能去掉水饮,所以咳嗽也能治疗,喘也能治疗。
()小青龙汤还可以治疗肺心病我治过一例很严重的肺心病,病人跟我关系非常好,有次我去她们家的时候,她说自己这些日子又犯喘了,她是真正的老慢支了,已经发展成肺心病了,最近喘的很厉害。
我特别问她一个症状,我说你这个痰是什么样子的?她说我的痰是清稀的,量很大。我问有没有泡沫啊?她说有泡沫。这就很明确了,她里头有水饮,所以才咳出这种痰。但是她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症状:上火、心烦。而小青龙汤里有麻黄又有桂枝的,有这么多热性的药,怎么办?好在张仲景在多年前早就想到了这点,他还有一个方子:小青龙加石膏汤,如果病人有心烦有内热,加上石膏就没事了,所以我给她开了小青龙加石膏汤,我让她先抓三副(因为我那时候毕业时间也不长,把握性不大,所以才让他先抓三副),后来她吃完三副,她儿子跟我打电话说效果非常好、非常见效,我就让他再抓几副,吃完七副就没事了。
她是一个长期发作的喘,但是这次发作是实喘,她有没有虚?她有虚,但这次是以实为主,所以我给她开七副药是治标,赶快把痰饮去掉,要不然老太太喘得很厉害。
()中医治病是需要分步骤的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前面七副药是先解决了她的症状,是治标的。现在应该给她治本了,她肯定虚了,因为得了这么多年的病,但是后来她又没找我,我也就没有接着给她治。治病是要分步骤的,但是病人不见得分步骤,她见好就不治了,所以很可惜,其实这个病是可以除根的。
(二)虚喘实喘的病人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张口抬肩,呼哧呼哧的这么喘。
虚喘的病人主要体现就是他上不来气,尤其很多人动辄喘促,就是一动弹就呼哧呼哧的喘气,他不动就没事,这样的虚喘比较多,虚喘就是接不上来气,所以虚喘气促,不能接续。
虚喘的脉不是很有力,不像痰饮的脉又弦又滑,虚喘的脉是虚细无力。
.治疗虚喘的原则是温补“虚喘者,补而温”:治疗实喘的原则是去痰饮,而治疗虚喘的原则就是温补。
.温补二字必须活看大家不要以为温补就是要用很多热药,千万不要有这种感觉。温补二字你必须把它看活了,温和补这俩个字,你要串起来看。有以温为补,又有以补为温的。这是非常活的思想,不要把它弄死板了。千万不要一提到温补就用上很热的药,尤其不能动辄就开贞元饮,因为熟地、当归容易留滞痰涎,虚喘的病人也会有痰饮。
.治疗虚喘的代表方“桂苓类,肾气论”:治疗虚喘的代表方子有两个,一个是苓桂朮甘汤,一个是肾气丸。这两个方子是温补的代表方。
张仲景讲:“气短有微饮者,宜从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这两个方子都主这个情况,但是这两个方子又不一样。
()苓桂朮甘汤和肾气丸治疗气喘的差别苓桂朮甘汤治疗“呼”气短。病人之所以会“呼“气短,是因为痰饮阻滞,导致阳气不振,所以呼气会有障碍,呼气会比较费力气。
肾气丸补肾纳气,“吸”气短的病人用肾气丸比较合适。
.有点像气喘的奔豚“平冲逆,泄奔豚”:还有一种病叫奔豚,有点像气喘,其实不是气喘。
()什么叫奔豚?豚就是小猪,脐下有一股气像小猪一样往上跑,冲到上面来。奔豚这种病现在有没有呢?肯定有,古代有这种病,我们现代也有,只不过大家对这个病名比较陌生了。
奔豚初起,首先在肚脐下面有一股气往上冲的感觉,时间长了,这个气就冲上来了,一直冲到心上。实际上这是水气上逆,心属火,水克火,所以这个时候要降逆、利水。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是治疗奔豚的一个方子。
()奔豚的病例我记得大概二十年前,我有一个邻居胸口难受,然后医院(那时候还不叫三甲)的心血管科去看,他担心是心脏病,心血管科大夫开了一大堆治疗心脏病活血化瘀的中药,还是一位将近60岁的老专家给开的,但是吃完以后不管用。后来他就问我,怎么办?我说你去找我的老师吧,后来就去找我的一个老师,老师先在他的病历上写了俩字“奔豚”。也就是说你的这个病,我们中医叫“奔豚”。老师给他开一方子:奔豚汤,张仲景有这方子,然后病人吃完这个方子之后,病就好了。
医院的中医专家治不好呢?因为他不知道“奔豚”这俩字,所以中医的病名诊断,对于中医来说非常重要。
实际上你仔细问病人,他所谓的心脏病就是有一股气往上冲,这就是奔豚。所以奔豚这个病跟气喘不是一个病,但是很像,就是一种冲气的上逆。这个病在《伤寒论》、《金匮要略》里面有很多方子,比如小半夏加茯苓汤。
5.气喘的病根在肾“真武剂,治其源”:气喘这个病,标在肺,本在肾,也就是病根在肾。所以治疗这个病的根源在于肾。代表方是真武汤,这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一个名方。
真武汤是一个很好的方子,而且用处非常广,还可以治疗水肿。
()千万不要把中医学死了中医一个方子是可以治疗很多种病,大家不要认为一个方子就只能治一个病,也不要认为一个病就用一个方子,这些想法都是错的。一个病可以有好多种方子可以治,需要分情况。一个方子也可以治疗很多种病,大家要清楚这一点。
中药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中医里的柴胡、荆芥、黄连,它们可以治疗很多很多病,很多种情况都可以用到它们,所以千万不能把中医学死了。
6.虚喘的另外一种治法“金水母,主诸坤”:肺属金在上,肾主水在下。虚喘的标在肺,根源在肾。虚喘就是天水不交,我们呼气是肺在起作用,而吸气是肾在起作用。
大家可能认为呼吸只是肺的功能,这是西医的观点。中医不这样认为,中医认为呼吸不光与肺有关系,呼吸跟五藏六府都有关系。
()中医认为吸气主要是肾在起作用有的病人就有这种感觉,就是吸气感觉够不到底,感觉吸气只能吸到胸隔膜,就吸下不去了。这个怎么解释?按西医来说,呼吸就是肺的功能,呼吸到胸隔膜就对了,不能往下走了。但是大家都知道正常人呼吸时,肚子都在动,自己可以观察下,所以呼吸绝对不光是肺的问题。越是小孩,越是刚出生的小孩,腹式呼吸就越明显,因为他健康,人生刚开始,而越是年龄大、身体不好的人,呼吸时肚子越不动,越是呼吸浅,就只能呼吸到胸腔这里,这是因为有病了,所以气下不去了。
肾主纳气,气为什么能到下面?因为肾在吸纳这股气。肾如果出了问题,吸气就吸不下去,病人就会感觉吸气够不到底。所以吐纳练功的方法,都是练腹式呼吸,有逆腹式、有顺腹式,都是增强脏腑的功能,这些道理跟中医都是一体的。
()呼吸就是肺与肾相交人体在于上下交通,金水相交,金水相交就是肺跟肾要交通,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呼吸。
喘就是喘不过气来了,呼吸受阻了,就是天水不交,治病当求其本。实喘很多都是从肺的痰饮入手。虚喘很多都是从肾入手,也可以从肺来入手。所以会有苓桂朮甘汤(从肺入手),也有肾气丸(从肾入手)。
()治疗气喘还可以从中焦入手现在再教大家一招,也可以从中焦入手,大家不要忘了中间。肾和肺的中间是什么?是脾。位于天和水中间的是什么?是大地。
中医认为人体就是一个小天地。肺相当于天空,肾相当于地下水(水主要藏在地下,我们地上流动的湖泊、河流中的水其实都是很少的,真正的水是藏在地下的,所以说肾就是地下水),脾相当于大地,所以天水的中间就是脾。
我们要调节天水,可以从中间的大地脾土入手,因为中间就是一个枢纽,能交通上下,所以中间很重要。
土为金母,所以肺必须依靠它的母亲脾土的营养,如果母亲不给他钱,不给他奶,他就活不了,所以小时候母亲得给孩子喂奶,孩子长大了,母亲得给他钱让他生活,所以母亲很重要。
金为水母,肺又是肾的母亲,肾又要靠肺来营养。
所以病人越到病重、危险的时候,越是要从脾胃入手。
()治喘之神剂“六君子,妙难言”:《医学三字经》凡是讲到一个方法,一定跟着一个方子,不会给你讲虚的。这里给出一个代表方:六君子汤加五味子、干姜、北细辛,为治喘之神剂。
这个方子很多人就不能理解了,为什么明明是一个喘症,既不治肺又不治肾,却去治脾胃?这就是中医的奇妙之处。道理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
如果是面肿的人,可以加杏仁。面热如醉、脸通红的人,可以加大黄。
陈修园老先生讲,“此法时师闻之,莫不惊骇”。所以要是碰到“时医”(就是那种赶时髦的大夫),听了这个方法会感到非常惊骇。
“但是能读《金匮》者,始知予言之不谬也。”真正能读懂经典《金匮要略》,你就会知道我的这个说法是很有根据的,是来自经典,不是随便说的,所以赶时髦的大夫当然不懂了。
7.学医需要深入,不能浅尝辄止“他标剂,忘本根”:后世的医家也有很多好的方子,比如黑锡丹镇纳元气,这是喘症救急的药。病人喘的很厉害的时候,来一粒黑锡丹就没事了。比如邓丽君在泰国清迈喘症发作,在宾馆里,医院,这时候如果她有一丸黑锡丹的话,吃进去马上就能把命给救活了,她的喘马上就能止住,中医完全是可以急救的,但是问题来了,谁还会去生产黑锡丹呢?
过年的时候,我给一位快七八十岁的老师拜年,他说黑锡丹可是好东西,过去黑锡丹治喘症是必用的,后来没人做这个丸药了。所以他很怀念他年轻的时候,那时候同仁堂还有这个药,现在就非常遗憾了。
我们常用的一些药如苏子降气汤、定喘汤,这些现在很常用。虽然这个水平不是很高,但是病情不是很重的时候,用一下还是可以的,但是陈修园老先生就觉得这些水平太差、害人,当然陈修园说的有点过了,实际上是告诉大家学习要深入,不能浅尝辄止。
其实苏子降气汤、定喘汤这两个方子还是可以用的。我想一位老先生,因为气喘住院,我看望他时,看到他桌子上面摆着通宣理肺丸。
他跟我讲:“这个丸药里面有麻黄可以治喘的。”
我就跟他讲:“您是虚喘,不是实喘,不能用麻黄,用麻黄您的气就会散的更厉害,我建议您吃苏子降气吧。”
外面可以买到这个丸药,因为我给他开汤药,他又不吃。我就送了他一盒苏子降气,因为苏子降气丸总比通宣理肺丸更合适,后来我估计他也没吃,所以很遗憾。人就是这样,你越劝他,他越不一定会听。
如果我们分不清虚喘和实喘,就很容易开错药,我一再强调,见到喘症病人,第一时间你就得想到,病人到底是虚喘还是实喘。
()黑锡丹黑锡丹治脾肾虚冷、上实下虚、奔豚、五种水气、中风痰潮危急。治的病很多,这是一个救急的药。
喻嘉言先生讲:”遇阴火逆冲,真阳暴脱,气喘痰鸣之急症,舍此方再无他法可施。“所以这种急救的药是必备的。
“予每用小囊佩戴随身,恐遇急症不及取药。”如果拿药都来不及,我身上带着,赶快吃。
“且欲吾身元气温养其药”。大夫治病是以无病调有病,大夫首先要健康、身体元气足,这样才能去治病救人。大夫可以用自己的元气养这个药,这样拿出来就能救急。
“藉手效灵,厥功历历可纪。”这个方子用处很大。
当然这个方子大家看一下,它里头有些比较热的药,其中有硫黄、黑铅,这就是当今为什么不做这个丸药的原因了。因为它里面含有重金属,但是如果这个药对症了,重金属就不会出问题。如果不对症,重金属就会有问题。
其实甭管西药、中药,很多药物都有毒性,关键要看你用的对不对,用对了就没事,用不对就麻烦了。
8.药在于能不能用对了,不在于药本身的毒性药不在于毒性,在于能不能用对了。药用对了,就没有毒性。如果药用的不对,再好的药也会有毒性。比如人参,大家都知道人参是补药,人参大补元气,可是也有人吃人参中毒的。如果你不适合吃人参,吃了就会中毒。
现在治白血病,西医有用砒霜治白血病的,砒霜明明是毒药,但是你用对了,就可以救命。而人参这麽好的药,用错了能治死人。比如人参泡酒,本来人参就很容易上火,再泡上酒,火又上攻,碰上肝阳上亢的,喝点人参酒就能要了命。
所以中药在于怎麽使用,中药只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之下,才能是真正的中药。没有中医理论指导,它就是一些植物或者矿物,不能当药。
我们中医喜欢用天然的东西,不喜欢化学合成的,但是就算是天然的,也必须有中医理论指导,没有中医指导的就不能算药,所以有药无医是非常可悲的,药都有,就是不知道什麽药治疗什麽病,那就没用了,这药也没法去用。
所以有药无医很可悲,因为就算有药也不知道怎么用。但是如果有医就一定能有药,因为就算没有药,我们还可以采药去,所以大家医、药都要学。
9.中医是有很多宝贝的中医的好东西很多,我们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了,还以为中医不会抢救,实际上不是,这些手段现在都欠缺,但是我们中医的学问里面都有,而现实里面都欠缺。
0.药材制作前年我出了北京中药讲习所的教材,叫《民国中医药课程》,这是汪逢春老先生开办的中医药讲习所,总共五本教材,中医、中药都有。其中《制药大纲》讲的就是如何做药,这些教材说明民国时期的老先生水平还是非常高的,汪逢春老先生家里祖祖辈辈都是搞医的,同时他们家裏也做药,他医药并重,当时民国时期90年同仁堂的掌门人跟他很熟,所以他写这本教材的时候,还把同仁堂的掌门人请过来一块商量了,所以这本书价值很高。
这本书叫《制药大纲》,我出的这套书叫《民国中医药课程》。
比如膏方,其实膏方大家现在应该学一下,但是现在做的不太好,因为有时用的是用金属锅来做,应该用紫铜锅来做。讲究的话,锅里面是要挂锡里的,里面都是锡的。用手工熬制,要用炼蜜来收膏。这些都是很讲究火候的。我们学医的人都应该会,在家里自己要会做药。
中药不能粘铁气,就是钢铁的东西不能粘,容易失效。比如熬阿胶膏,如果用不粘锅、不锈钢的锅,就会失效,中药之所以用铜的东西,就是怕用钢铁的东西会导致药物失效。
什么是白癜风图片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治疗最好- 上一篇文章: 用药传奇蛤蚧定喘补肾一妙药
- 下一篇文章: 治疗肺心病的克星复方甘草细辛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