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有老人,警惕夜间出现这8种情况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身体抵抗力弱一些,易在夜间突发疾病,稍不注意就会铸成大错。家有老人,如果出现以下8种情况,一定要知道应对方法!中六君邀请我院各科骨干医生为大伙儿进行逐一解读。
1、浑身酸痛
很多老人一到晚上就觉得筋骨酸痛,浑身疲惫,这是因为晚上身体代谢变慢,经过一天的活动,酸性物质开始产生,造成酸痛的感觉。康复医学科冯蓓蓓物理治疗师说:“老人应注意夜间保暖,改善血液循环,酸痛就会好转。”冯蓓蓓建议老人可以在睡前用热水袋热敷酸痛部位,或将毛巾放在40℃-45℃的水中浸泡,拧干后敷于酸痛部位,5分钟更换一次毛巾,共热敷15-20分钟。可用拇指按摩委中穴(膝后菱形凹陷区正中间)、肩井穴(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以有酸胀感为宜,每个穴位按30-50次。还可以热敷后小腿三头肌并按摩、捏拿5-10分钟。
2、慢性心衰
一些老人夜间入睡一两个小时后偶尔会因为气闷气急而突然惊醒,醒来坐起片刻后能逐渐好转,同时还可能出现心慌气短、咳嗽、下肢水肿等症状,这种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是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一种表现。这是因为夜间平卧,回心血量增多,心脏负荷加重。另外一方面日间活动多,水钠潴留,夜间迷走兴奋,氧供减少,也使得心肺功能较日间减低。心血管内科陈志冲主治医师建议老人日常要少吃盐,避免情绪波动,注意预防感冒等呼吸道感染。
3、心脏猝死
是指心脏起病6小时内突然发生死亡,常发生于冠心病患者,是心室颤动的结果。表现为昏迷、意识丧失、面色死灰苍白,心音、脉搏、血压消失,甚至发生抽搐。随着病人心跳的停止,呼吸也变得不规则,随之停止。此时医院抢救。
4、尿潴留
老人的尿潴留通常是由于前列腺增生压迫后尿道,使得残余尿增多,排尿不净所致,少数也可由尿道炎性水肿、结石甚至肿瘤引起。一般老人尿潴留表现为下腹部胀满、疼痛,不能排出尿,用手触摸下腹部膨隆。泌尿外科马波主治医师指出,然而也有部分老人的胀痛表现不甚明显,但也会伴有“充溢性尿失禁”即滴尿的症状。一旦发现老人有尿潴留的情况,首先要保证老人排尿体位舒适,也可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以便解除肌肉紧张,利用让老人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等条件反射方式诱导排尿,如医院插导尿管导尿。
5、脑梗塞
老年人一般都有脑动脉硬化,有些人害怕夜间饮水使夜尿增多而限制饮水,结果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而发生脑梗塞。当老年人夜间出现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肢体不能活动时应想到可能发生脑梗塞,这时家人应尽可能让老人保持平稳的姿态,处医院,让神经科医生判断有无溶栓指征。神经科雷清锋主治医师表示,平时可遵医嘱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调整饮食结构,夜间睡觉前饮水稀释血液,晚上起来时最好喝一杯凉开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6、哮喘
患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与肺心病的老年人,夜间睡眠时因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兴奋,容易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痉挛而发生哮喘。主要症状有:胸闷、呼吸困难,大多呼气长吸气短,感到呼气费力,甚至呼吸都费力。呼吸内科董瑜主治医师建议,家有哮喘病人,要常备吸氧装置、平喘解痉药物等应急物品。哮喘发作时要立即吸氧,同时给予万托林、舒喘宁等喷雾剂吸入、必要时口服茶碱类药物进一步控制症状,医院进一步治疗。
7、急性腹痛
有些老年人患有胆结石、肾结石等疾病,当夜间睡眠体位发生改变时,结石移动阻塞胆道或输尿管导致痉挛而引起急性腹痛。有些患有溃疡病的老年人,由于饮食不节或受凉,加上夜间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增多,也可致胃痛。肝胆外科黄晓明主治医师表示,对于因胆结石和肾结石引发的腹痛,应立即变换体位,同时辅以一些解痉药物可缓解疼痛。胃溃疡病人则应该规律服用抑酸和护胃药以缓解症状。
8、排尿排便晕厥
常发生在排尿排便时或排尿排便后,表现为突然晕倒、神志不清,甚至四肢抽搐,几分钟后可恢复正常。患者往往有夜间排尿或是便秘的习惯。肛肠外科王晓学主治医师表示,这是由于排尿排便动作使心脏回血量减少、血压下降,进而引起脑供血不足导致病人晕厥。因此,有夜间排尿、便秘习惯的中老年人,夜间起床时动作不要过猛,排尿、排便时不要用力摒气。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生命时报
天津白癜风医院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看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