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知道有多可怕吗你们知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corpulmonale)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
(一)治疗
1.缓解期治疗从肺部原发性病变发展到肺心病需要数年至数十年,如在早期或缓解期给予适当的治疗,可以防止发展成为肺心病,或减少急性发作,延长寿命。美国Coorado大学医学中心对72例肺气肿进行康复治疗,并与病情相同未参加治疗72例对照,随访8年,前者存活44%,后者仅29%。国内不少医疗单位对肺心病缓解期康复治疗后,不仅延长了存活期,而且提高了生活质量。肺心病早期或尚未形成肺心病时其气道阻塞和肺动脉收缩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逆性,缓解期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改善通气功能,提高呼吸道局部和全身防御能力,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急性发作。
(1)提高机体免疫力:机体免疫力下降是慢性肺部疾病反复感染发展为肺心病的主要原因,为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选用以下措施:
①耐寒锻炼:如冷水擦脸、冷水擦身等。
②疫苗注射:如气管炎菌苗、灭活流感病毒疫苗、减活麻疹疫苗、卡介苗素、核酪注射液、人胚注射液、免疫核糖核酸及转移因子等。
③中医中药:中医认为本病是标实本虚,治疗以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提高机体抵抗力,改善肺循环。可用党参、黄芪、沙参、麦冬、丹参、红花等。
④食物要营养丰富:包括蛋白质、氨基酸和各种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
⑤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避开污染空气,当寒流袭击或流感流行时,间歇应用抗生素。
(2)改善呼吸功能:
①酌情应用支气管扩张药: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分泌物排出,减少气道阻塞,改善通气功能。
②清除气道分泌物:首先消除气道炎症,或避免接触刺激因素减少分泌,如仍有大量分泌可用体位引流、拍背、用力咳嗽或用超声雾化、热蒸汽吸入方法排痰。
③戒烟:吸烟不仅影响纤毛活动,还可反射性引起支气管收缩,增加气道阻力,降低肺泡巨噬细胞局部抗菌作用,影响a-抗胰蛋白酶活力,使通气功能降低。
④呼吸肌锻炼:发挥腹肌作用,增加膈肌活动度,减少呼吸功,改善气体分布,使高度紧张的呼吸肌放松,进行平静不用力的腹式呼吸,在此基础上增加各种肢体活动和躯干活动。也可以练习缩唇呼吸,因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肺泡弹性降低,呼吸驱动力下降,呼气时气道压力很快降低,等压点向周围移位,气道提早关闭,缩唇呼吸可防止气道过早关闭,增加潮气量,提高肺泡氧分压。另外,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或参加气功、太极拳、呼吸体操等体育活动,提高膈肌储备力,延缓由呼吸肌疲劳所致的呼吸衰竭,是康复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改善心功能:
①长期氧疗:因肺心病主要原因是肺动脉高压,长期低氧血症是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故提高血氧分压是防止肺动脉高压的关键。近来研究发现长期氧疗可降低肺动脉高压和血细胞比容。医院或返回社会、家庭而进行的氧疗,由于携带式供氧装置及各种节氧装置的应用为长期氧疗提供了有利条件。指征:静息时PaOmmHg,PaOmmHg,SaO%,红细胞数增多,血细胞比容55%。具体方法:可用鼻塞或选用气管内供氧,即通过环甲膜穿刺,插入细导管留置气管内。每天吸氧15h,持续数月至数年。每天吸氧时间及吸氧年数越长血流动力学改善越明显,吸氧浓度以30%为宜。长期氧疗在纠正低氧血症的基础上可缓解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血细胞比容及血液黏稠度下降,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神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英国医学中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低氧血症患者每天吸氧15h,随访5年发现吸氧组与非吸氧组生存率分别为55%和33%。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都获得相似结论。
②对严重肺心病者或伴有Ⅱ型呼吸衰竭者可酌情选用间歇正压呼吸:可暂时改善通气和气体交换,有利于痰液引流。
③改善微循环:服用川芎、赤芍、丹参、桃仁、红花、当归、郁金、鸡血藤等活血化瘀。也可用小剂量肝素、莨菪类药物降低血黏稠度,改善微循环,扩张周围肺小动脉,使肺动脉压下降,减少右心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
现将我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中西医结合临床分型意见和其中例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一、临床分型
(一)痰湿阻肺型
主证咳嗽,晨起为重,吐白色薄痰,易咳出。痰量在毫升以上。有时胸闷,胃纳欠佳,苔白腻,脉缓或弦滑。
听诊:两肺呼吸晋弱,或有水泡音,千性啰音。
治法:燥湿化痰。
方药:清夏12g,茯苓20g,桔红20g,白芥子12g。水煎服。
(二)热痰犯肺型
主证:咳嗽,黄稠痰,不易咳出,胸闷气短,便秘搜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
听诊:两肺呼吸粗糙,有干鸣音或水泡音。
治法:清热化痰
方药:草河车16g,地丁10g,三颗针10g,公英10g,瓜篓16g,桔梗12g,缘痰时加
用鱼腥草12g,水煎服。
(三)虚喘型
1.肺肾虚型:
主证:咳喘,以喘为主,动则尤甚。痰量不多。白痰。腰膝酸软,自汗,身寒肢
冷,舌质淡或柴暗,脉沉细。
听诊:两肺呼吸音弱,呼吸音延长或有瞥香。
治法:益肾补肺。
方药:
偏于阳虚
刺五加20g,五味子16g炙甘草10g,黄芪20g,肉桂6g,附子6g。水煎服。“
偏于阴虚
京母12g,元柏12g沙参16,山茱萸16g,山药16g,泽夕6g,茯苓10
丹皮12g。水煎服。
或服六味地黄丸,每服一丸,日三次。
2.肺脾虚型:
主证:咳喘,痰量在毫升以上,白色稀薄痰,盒少纳呆腹胀满,四肢不温,脉沉细无力或滑。
治法:补肺盘脾。
方药:党参15g,黄芪15g,白术12g草叩10g,沙参12g,麦冬12g。水煎服。
(四)肺病及心型
1.水气凌心:(充血性心力衰竭)
主证:咳喘短气不得卧,心悸不寐,周身浮肿,指按如泥,尿少,胸腹胀满,口唇
青紫,苔淡舌体胖嫩,舌质紫暗,脉沉滑或弦数。
治则:助阳利水。
方药:复方福寿草配15一20毫升,口服每日三次。
2.痰迷心窍:(肺性脑病)
主证:呼吸急促,痰声池澳。嗜睡,意识朦朦,昏睡。或狂躁不安,骂誉伤人毁物
或喃喃自语不知秽洁。甚则昏迷,苔黄厚少津,舌质紫暗,脉滑数。
治则:清热,豁痰,开窍。
方药:导痰汤(济生方)冲服清热安宫丸。
陈皮15g,半夏12g,枳实12g,茯苓12g,南星10g,甘草12g。水煎服,日三次。
如兼咳黄痰,四肢抽搐,躁动不安,身热灼手,苔黄腻少津,舌紫暗,脉滑数,此
属肝风内动。
治则:宜平肝,熄风,豁痰。
方药:羚羊勾屯汤
羚羊角2.5g(或用山羊角10g代),桑叶16g,川贝15g,生地20,勾屯20g(后下),菊花15g,生芍15g,生草12g,竹茹12g,茯神16g。水煎服。
便秘、口臭合用
檬石滚痰丸(济生主论方)
每次i付冲,日2一3次。
3.阳气欲脱:
主证:病久阳气大虚,咳喘短气欲绝,气息鼻橱,张口抬肩,汗出如油,四肢厥
逆,面色青紫,舌紫暗,脉微细欲绝。
治则:扶阳固脱。
方药:附子10g,红参18g,黄芪10g。水煎服。以上是我们对肺心病。
王海博赞赏
- 上一篇文章: 笔记病理生理学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下一篇文章: 一方协定方中医方治疗肺源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