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防治猪喘气病

时间:2019-2-14来源:饮食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

猪喘气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猪霉形体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患猪生长发育缓慢,饲料转化率低,易继发其他疾病。本病在一般情况下死亡率低,但在饲养管理不良或在流行暴发早期及继发性感染时会造成严重死亡,特别是在集约化高密度饲养条件下,传播迅速,经济损失严重,给养猪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

01流行病学

本病只发生于猪,不分年龄、品种和性别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哺乳仔猪及幼龄猪较易感染。病猪、隐性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源,健康猪由于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用具、饲料、圈舍等通过呼吸道而感染。该病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气候骤变、阴冷潮湿、猪群拥挤、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时常促使该病的发生和流行。猪场一旦感染难以彻底清除。

02临床症状

患猪以咳嗽和气喘为主要特征。病初为短声轻咳,带少量清涕,鼻镜潮湿,体温基本正常或稍高,食欲无明显变化。中后期猪气喘,呼吸加快,每分钟达60~80次,张口伸舌,呈明显的腹式呼吸,沿肋骨出现喘线,仔猪多呈犬坐式呼吸,严重时出现痉挛性咳嗽,甚至呕吐。病猪精神沉郁,不愿走动,食欲减少,身体消瘦,皮毛粗乱,喜卧怕冷,而且发生喘气病后,常导致以下病原体的继发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性杆菌、嗜血杆菌、猪链球菌、猪鼻支原体、猪繁殖和呼吸道综合症病毒和猪流感病毒等。

03病理变化

本病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主要见于呼吸器官及其淋巴结,呈水肿或气肿,严重的在心叶、尖叶、中间叶下垂部和膈叶前下缘呈熟肉样病变。初期病变有绿豆样大小的黄色结节,病变区与正常肺组织界限明显,气管内充满灰白色带气泡的液体。随着病程进展,原先病变为灰白或灰黄色,硬度也增加,外观似胰腺样,故称为“胰变”或“虾肉样变”。全肺膨大,并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显著肿大,呈灰白色,髓样肿胀,切面稍外翻。如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肺和胸膜的纤维性、化脓性和坏死性病变。

04诊断

4.1临床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主要以喘气,咳嗽为特征,病理剖检变化主要在肺的心叶、尖叶、膈叶的前缘出现对称性“肉样变”,可作出一般诊断。

4.2X线诊断:有条件的猪场可对患病猪只进行肺部X线透视检查即可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

4.3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试验、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平板凝集试验、快速血清平板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试管补体结合反应试验和微量补体结合试验等方法可对本病做出检测。

4.4鉴别诊断:临床上要与猪流行性感冒、猪肺疫等疫病区别。其要点如下:

4.4.1猪流行性感冒:二者均有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猪流行性感冒突然暴发,传播迅速,体温升高,病程较短(约1周),流行期短。而猪喘气病相反,体温不升高,病程较长,传播较缓慢,流行期很长。

4.4.2猪肺疫:猪肺疫急性病例呈败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炎症状,全身症状较重,症程较短,剖检时见败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变化。慢性病例体温不定,咳嗽重而气喘轻,高度消瘦,剖检时在肝变区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化脓灶或坏死灶。而喘气病的体温和食欲无大变化,肺有肉样或肺样变区,无败血症和胸膜炎的变化。

4.4.3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猪剖检可见肺弥漫性急性出血性坏死,尤其是膈叶背侧。严重的可引起胸膜炎和胸膜粘连,可以与猪喘气病相区别。

4.4.4蓝耳病:蓝耳病蓝耳病主要以高烧、咳嗽、气喘呈腹式呼吸,呼吸高度困难,皮肤发红发紫,耳朵发绀,采食量下降严重,粪便干如球样,同时母猪可出现死胎、流产和木乃伊胎儿。

4.4.5链球菌:链球菌一般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困难,发病急,食欲下降,气喘,咳嗽,粪便干,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高,有的猪有关节炎,脑炎症状出现,皮肤发红,尤其是后躯,腿内侧皮肤及腹下发红、出血。

4.4.6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一般体温正常,呼吸急促,采食正常,打喷嚏严重,无咳嗽症状,粪便正常,不发生死亡,发病率较低。

4.4.7猪肺丝虫:猪肺丝虫病也可以引起咳嗽、并在剖检时也偶见肺炎病变,但仔细检查可发现虫体,而且病变多位于肺脏膈叶的后端,粪便检查可发现虫卵。该病猪用左咪唑治疗时,隔lmin左右,即能出现痉挛性咳嗽,咳嗽后吐出来的粘液中有肺丝虫,剖检病猪在支气管内有肺丝虫。

05预防措施

预防猪喘气病,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采取监测、免疫、隔离、淘汰、消毒等综合性防制措施综合防制措施才能达到控制和净化的效果。

5.1坚持自繁自养,严防引进病猪。养猪场(户)要坚持自繁自养,尽量不从外地、外场引进生猪,并实行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确需从外地或外场引种时,应做好引种地的疫情调查,同时做好引种前后的检疫工作,以防引入病猪和隐性感染猪。生猪引到场后,应隔离饲养半个月以上,并按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及预防性投药,让其产生适应本场生物环境的抗体。确定无病后方可与原有猪群混养。

5.2加强饲养管理。根据不同年龄猪的营养需要,科学配制日粮,保持猪群合理、均衡的营养水平,做到少给勤添,供足饮水。避免饲料中含有产生免疫抑制的真菌毒素等,保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

5.3调控猪舍环境。一是养猪场(户)应重视硬件建设和设施投入,气温较低时可采用暖气炉或热火炉供暖,同时应用局部保温设施,如红外线保温灯或加热板等,防止仔猪因天寒扎堆诱发喘气病。二是根据季节气候的差异,做好小气候环境的控制,应在保证舍温的前提下,建立排风系统,以利排除舍内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保持舍内空气的新鲜度,从而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注意控制好舍内的温度,做好防寒保暖等工作,尽量使每天早晚的温差不要太大。三是适当调整饲养密度。饲养密度与猪喘气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可有效的控制喘气病,提高猪群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比只用药物控制更有效。四是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越多,喘气病发病率越高。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使猪群生活在一个温暖、舒适、安静、干燥、卫生和洁净的环境。五是搞好猪舍卫生,及时清理舍内粪尿,降低舍内湿度,降低有害气体浓度,保持舍内空气清新。

5.4强化消毒,把病原消灭在萌芽状态。消毒是切断喘气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停留在猪场及猪体表存活肺炎支原体的有效方法。应定期对猪舍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和用具、器械,以及排水道、空气以及母猪全身体表等方面的消毒,还应注意一些卫生死角,如装猪台、污水沟、储水池、食槽等场所和设施的消毒。正常情况下,养猪场(户)应每周对猪舍和环境进行1次消毒,喘气病流行时,应坚持每天消毒。平时应及时清扫圈舍,勤换消毒药,以确保消毒效果。尽量选择安全、高效、无刺激、无毒性、无异味的消毒药进行带猪消毒。杀灭肺炎支原体常用的消毒药物有0.5%的福尔马林,0.5%的苛性钠,20%的石灰乳,1%的石碳酸等。

5.5预防性保健投药。根据猪喘气病在本地的流行特点,在猪喘气病常发季节可以预防性提前给药。在换季时节或断奶时期仔猪可以按每吨日粮添加土霉素碱~g、80%泰妙菌素50g拌料饲喂,可有效预防猪喘气病。

5.6免疫接种。疫苗接种免疫是控制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对于常发生猪喘气病的养殖场应进行疫苗免疫,可用猪霉形体灭活疫苗和猪肺霉形体兔化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种猪每年春秋各注射疫苗1次,15日龄以后的哺乳仔猪首免1次,到3~4月龄确定留种用猪进行二免,对于外购仔猪育肥的猪场,入栏时首免1次,2~3周后进行二免。

5.7强化抗体监测,适时补免。影响生猪机体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因此在免疫注射后适时进行免疫效果监测,对免疫抗体不达标的要及时补免,消除疫情隐患,以提高生猪整体的免疫质量。

5.8驱虫。由于蛔虫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起到加重猪喘气病作用,所以,配合药物驱虫对控制猪喘气病发展有一定意义,可使用驱虫净或伊维菌素进行驱虫,效果较好。

06猪喘气病发生时的防控措施

对发病的猪群,应采取“早期诊断,严密隔离,长期观察,更新猪群,消除疫源”的办法。一旦发现征兆,立即采取对病猪分群的办法,对健康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将没有种用价值的母猪、仔猪分群,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进行治疗。并强化猪场消毒措施,消灭传染病。

6.1西医疗法

西医临床上常采取病因疗法与对症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猪喘气病。

6.1.1病因疗法。通过药敏试验,有针对性选择广谱抗菌药物,通过注射途径给予治疗。比较有效和常用的抗菌药物有: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盐酸土霉素、强力霉素、林可霉素、恩诺沙星、阿莫西林、青霉素G钠、泰妙菌素、泰乐菌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氟喹诺酮类、复方磺胺嘧啶钠和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等。在掌握好配伍禁忌的前提下,可联合用药,药量适当加大,疗程要足够,至少3~5d,防止症状减轻停药过早引起复发。抗菌药可结合一些抗病毒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如黄芪多糖、鱼腥草、复方苦参、双黄连等。

6.1.2对症疗法。解热镇痛可选择安乃近、氨基比林等。强心补液、纠正酸中毒可选择安钠咖、樟脑磺酸钠、5%糖盐水和10%葡萄糖及碳酸氢钠注射液。止咳平喘可选择氨茶碱、麻黄素和阿托品等。必要时可再配合地塞米松、维生素C、维生素B、肌苷、三磷酸腺苷(ATP)和辅酶A等注射液,以增强机体抗毒素、抗休克能力。

6.2中医疗法

6.2.1癞蛤蟆2个,焙干研末,每次5g拌料喂服,连喂15d。

6.2.2鱼腥草25g,水煎,候温灌服,每日1次,3次1疗程。

6.2.3龟板30g,焙焦为末温水冲服。

6.2.4葶苈子30g,研末拌入饲料中喂服。

6.2.5全瓜娄3个、蜂蜜、桑皮各g,煎水内服。

6.2.6金银花50g,葶苈子、瓜蒌、麻黄、甘草各25g,桑叶、白芷各15g,白芍、茯苓各10g,水煎取汁,1次灌服,每天1剂,连用2~3剂。

6.2.7石膏g,麻黄30g,白果、杏仁各25g,苏叶、甘草、黄芩各20g,煎汤,候温灌服。

6.2.8山药、连翘、金银花各30g,炒白芍、葶苈子、党参各20g,桔梗15g,桂枝、花粉、五味子、杏仁各12g,炙麻黄、柴胡、甘草各10g,煎汤,候温灌服,供大猪2次服用,每天1剂,连用2~3剂。

6.2.9银花藤、羌活、石菖蒲、山薄荷、青蛙草、龙胆草、巴戟、藿香、威灵仙各15~25g,小茴香、金钱草各10~20g,加水1.5~2.5kg,水煎取汁,分6次服完,每天3次,连用2~3剂。

6.2.10贝母、葶苈子、板蓝根、茯苓各30g,桔梗24g,生甘草、山栀子、黄芩各18g。粉碎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6.3规范处置病死猪及其产品。

一旦出现猪只死亡,要在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动物防疫法》和“五不一处理”(即不准宰杀,不准出售,不准转运,不准食用,不准随意丢弃病死猪,对病死猪一律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规定,对病死猪及其粪便、垫料等污染物进行焚烧、深埋和消毒的无害化处理。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一点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转载注明  http://www.pbemw.com/yszl/1047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肺肿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