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便诊断治疗方案
猪增生性肠炎(猪肠腺瘤病、增生性出血性肠炎、回肠炎),是一种寄生在细胞内的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细菌—胞内劳森氏菌。生长育肥猪和青年种猪多发,感染引起的一种以顽固性或间歇性出血性腹泻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该菌属革兰氏阴性菌。猪患此病后,生产速度缓慢,猪群生长均匀度变差,有的会引起死亡。近年来,各大小猪场患回肠炎病例逐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该病引发猪只死亡、僵猪、淘汰、饲料转化率降低,因而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一、发病情况
17后半年至今高发,多以20公斤到50公斤高发,少食甚至不食,消瘦,深色球粪或粪便稀软至水样,间歇性血痢,里急后重,有的站立不稳,继而出现死猪,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二、临床症状
临床上本病呈现二型:急性型与慢性型。急性型通常发生於更新种猪及肥育猪。临床症状呈血红至暗红色下痢便,猪只厌食、虚弱、沉郁及突发死亡,死亡率可达到5~6%。慢性型回肠炎一般发生於20至50公斤体重的生长猪,患猪体温一般正常或偏低,有继发感染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腹胀,消瘦,虚脱,有的站立不稳,被毛粗乱,无光泽,中后期皮肤苍白,生长发育不良,猪只大小不一,整齐度差,粪便深色球状或间歇性腹泻,粪便稀软呈糊状或水样,颜色深而黑,呈沥青样,严重时混有血液或坏死组织碎片。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
三、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猪可见小肠、盲肠、结肠下半部,以回肠最明显,黏膜增厚、出血或坏死,肠管变粗,小肠后部、结肠前部和盲肠肠壁增厚,浆膜下和肠系膜水肿,肠黏膜呈现特征性分枝状皱褶,黏膜表面湿润而无黏液,有的混有颗粒状炎性渗出物,肠腔缩小,肠腔内混有血液,结肠内积有含血的粪便。
四、预防和治疗
◆1、隔离
对发病猪最好进行隔离。
◆2、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猪舍适当的温度、湿度和良好的通风环境,减少外界环境不良因素刺激,提高猪群的抵抗力。
◆3、加强粪便管理
由于患猪粪便带有病原菌,由于感染猪可持续排菌,病菌一旦被排放在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存活于猪只粪便中,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造成猪场持续感染发病。所以,应定期及时清除猪舍垫料及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猪舍环境卫生,消除传染源。
◆4、严格消毒
对污染场舍、猪舍及生产用具用碘类消毒液或季铵盐类消毒剂进行全面彻底交叉消毒,隔天1次,连用3次,以后每15d交叉消毒1次。
◆5、药物防治
在发病猪群的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包被恩诺沙星或泰乐菌素+多西环素+速壮丁。发病猪用泰乐菌素+卡那霉素肌肉注射,另侧恩诺沙星肌注,2次/天,连用3—7天。切记早发现早治疗,否则效果不佳。
劳森菌是一种胞内病原体,所以抗菌剂必须是可在宿主细胞质内凝集的亲脂性或兼性药剂。
梭菌性肠炎:厌氧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能形成芽孢。急性发作,呼吸困难,腹部臌胀及阴囊水肿等,一般不出现腹泻。
痢疾螺旋体(血痢)多数腹泻、粪便中混有血块和粘液性分泌物,不常见。
肠出血性综合征(小肠肠系膜扭转):常见于快速生长的4—6月龄育肥猪,多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剖检症状明显。
寄生虫(球虫)乳猪症状明显,育肥、成猪发病不多。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的发病因素有哪些卡介苗接种后会出现什么反应- 上一篇文章: 15法八消化系统
- 下一篇文章: 网传2017年临床类执业医师第2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