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伤,百病生如何养护小儿脾胃,看这里
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的。脾胃是"后天之本"就是人生存的根本。“脾胃不好,诸邪遂生”,孩子脾虚,就会百病遂生,就得给孩子补脾。快来看一看你的孩子脾胃好吗?
脾虚一般分为脾阴虚和脾阳虚。
小儿脾阴虚的症状1、舌头颜色偏红,舌苔薄或没有舌苔,大便干燥
2、容易感冒、经常发烧、比较难退烧,有些先天体质弱的还会低烧不退,容易烦躁
3、大部分脾阴虚的孩子都爱吃肉类,还爱吃冷饮
4、夜里盗汗、夜惊、枕秃
小儿脾阳虚的症状
1、脾阳虚的孩子容易受寒,感冒时常见流清鼻涕
2、有些孩子也会有眼袋,但不发红,颜色是淡的
3、白天一动就大汗,容易累,大便不成形,肚子痛喜按。
4、舌头颜色淡白,有薄白苔,有齿痕印,嘴唇颜色淡白,比较容易受凉。
小儿脾虚危害大1、便秘或者腹泻脾虚泻,往往是一吃就拉,因为不消化,一般拉的都是稀的,含有不消化的食物,营养吸收不了,就全拉出来了。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脾气虚,不消化,但也不拉,脾气虚,不能把津液传送大肠,大肠就会变得干燥,从而形成便秘。
2、体质差,容易感冒脾气虚,宝宝吃饭不好,时间长了,营养当然成问题,营养跟不上,体质自然而然的就变差,特别是习惯性感冒的宝宝,日常护理要特别照顾。
3、不爱吃饭中医讲脾是一个助消化的脏器,而脾气就是行使该职能的主角,脾气虚,胃的消化功能就弱了,如果再让他多吃,更消化不了。所以宝宝不想吃饭,是有原因的。
4、个子比同龄人瘦小这个问题也是脾虚一系列的问题中最令人担心的,脾虚导致吃饭不好,吃不好,怎么长得高。
5、体内湿气大中医讲,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意思就是说,只要和湿气有关的问题,都会和脾脏有关,因为脾脏是运化水液的,而湿是水液凝聚而成的,就是本来是有用的东西,但是脾没有把它运送到需要他的地方,最后变成了致病因素-湿气。
6、一感冒就容易咳嗽脾气虚会导致宝宝经常感冒,为什么会容易咳嗽呢?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脾虚了,当然会影响到肺气,肺气虚导致宝宝咳嗽。
7、脾气大就是宝宝平时不但不好好吃饭,而且脾气还特别大,也就是烦躁,中医认为这属于脾虚肝旺,肺脾气虚,金不克木,导致肝气过于强盛,出现脾气大的现象。
8、晚上睡觉出汗多中医认为人体中的气具有固摄作用,脾气也属于气,除了可以固摄脏器、防止下垂外,还可以固摄津液,脾气虚,固摄津液功能失调,宝宝便会出现多汗的症状。
9、爱流口水中医讲“脾在液为涎”,孩子脾虚的时候就容易“垂涎三尺”,经常流口水。
10、面黄肌瘦,形成疳积脾气虚引起运化失常,形成积滞。积滞日久,营养物质无法吸收,最终形成疳积而导致面黄肌瘦。
如何给小儿调理脾胃呢?1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NOTE1、合理饮食
不要进食过饱,避免进食油炸油腻的食物,进食食物应软烂,以容易消化为宜。
2、避免进食生冷坚硬食物
注意饮食当中避免进食生冷坚硬的食物。比如:冷饮、雪糕、螃蟹等食物。
3、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
夜间小孩睡觉的时候要注意避免蹬被子,小肚肚一定要注意保暖,随季节变化适时的增减衣被,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修修爱宝宝乐,参术儿康糖浆宝宝乐(适用于脾阳虚)
NOTE主要成分:
黄芪(蜜炙)、桂枝、白芍、干姜、麦芽(炒)、六神曲(焦)、山楂(炒)、大枣、糖粉
功能主治: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服用方法:
0-1岁,一天2-3次,一次1袋
1-3岁,一天2-3次,一次1.5袋
4岁以上,一天2-3次,一次2袋
核心特点:
★千年古方、配方经典、历经验证、疗效确切
★精选优质道地药材;采用高科技“膜分离”、低温微波干燥技术
★焦三仙开胃助消化,让孩子吃饭香
★大枣补脾益气,助宝宝气血充足、吸收营养更强壮
★温胃散寒、止泻止痛,效果显著
★保护胃肠道粘膜,全面调治儿童消化系统紊乱
宝宝乐,全家乐,健康成长共欢乐。
参术儿康糖浆(适用于脾阴虚)
NOTE主要成分:
太子参、白术(麸炒)、茯苓、制何首乌、六神曲(炒)、当归、山楂(炒)、炒白扁豆、山药(炒)、炙黄芪、炒麦芽、桔梗、陈皮、远志、蜂王浆、甘草共16味中药
功能主治:
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小儿疳积,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多汗及营养不良性贫血。
服用方法:
2岁以下,每日3次,10-15ml/次
3至4岁,每日3次,20ml/次
5至6岁,每日3次,30ml/次
核心特点:
★精选野生道地药材;
★采用“膜分离”、“超声回流提取”“超微粉碎”高科技技术;
★千年古方,出自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临床验证,参术儿康糖浆治疗小儿厌食总有效率91.6%;
★6盒一疗程,疗程服用效果好;
★甜甜的口味儿童爱喝。
★修正大品牌,值得信赖!
修正药业修修爱,值得家长去信赖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新生儿硬肿症,多发于早产儿,体重偏低儿,
- 下一篇文章: 立秋后吃葡萄的,赶紧看,别怪我没告诉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