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是医生成长的摇篮
齐激扬,男,年8月出生,浙江天台人,主任医师。年毕业于温州医学院,年入院工作。在30多年的内科临床工作中,长期从事呼吸内科、急诊医学科及老年医学科的工作。医院急诊科主任;大内科主任兼干部科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为全科医学科名誉主任、医院终身主任。曾先后任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内科学分会委员;台州市医学会急诊医学组组长、呼吸病学组副组长、内科学组组长。年起任浙江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委;台州市医学会理事、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齐激扬在援马期间的工作场景(戴帽子的为齐激扬)
年,我从温州医学院毕业后,医院及台州地区医药卫生科技情报站工作数年。年调入医院,一直从事内科临床工作。
当年,内科的分工还不是很细。让我爱上呼吸内科的是年后,每年参与华东地区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科研协作组工作。该研究科题类似于目前国际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GOLD》研究,每年根据各省的研究结果,分别召开大区、全国会议,对肺心病等当时称为呼吸四病的诊断标准进修订及补充。 此其期间,有幸接触到当时省内外的呼吸内科大师。年,首次在第三次全国肺心病会议上发表《肺心病临床诊断标准的探讨》的论文。 进入医院内一科工作后,科室内因上有更年长的,下有略小的同志,所以大家都叫我“大齐”。我接受时任医院院长郑文远的提议,在科内担任呼吸病组方面的医师(当时科内并没有正式的分科,科内青年医生均希望参加心血管病组)。自此,我的人生轨迹与呼吸病的防治结下不解之缘,开始了为之奋斗三十余年的呼吸内科、普通内科的临床工作。 年,受组织的委派参加中国援马里医疗队。在非洲医院工作二年。回国后,医院转型及发展起步,医院规模尚小。医务人员少,设备陈旧且不足,收治能力有限;致使大量急危重病人滞留急诊。而当年的急诊科,与全国的急诊医学一样,是医院发展最滞后的学科之一。除了急、危、重病人,其它一切都缺。
齐激扬主任(中)
年,我临危受命,医院急诊科主任。开始了以呼吸专业为背景的又一专业学科的奋斗。当年,家庭尚无电话配置。医院为了重危病人急救,为临床科主任配备了一台“BP机”。科内有危重病人需要急救,医院总机就以“PP机”传唤。因此,机一叫,医院跑。最多一次,从晚上九点到凌晨五点,医院反复奔波了9次。有时,人还没到家,BP机又响了,又得迅速折回。
那时的工作压力很大,但当病危患者成功获救时,我也常乐在其中。一次午夜两点,BP机又叫了。 我骑上自行车,紧急“跋涉”20医院。原来一位花季少女,因家庭小事服有机磷农药自尽被送来我院急救。病人进入抢救室不久即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术后自主循环恢复。但因食管痉挛,无法置入胃管洗胃以排出尚未吸收的农药。 为使患者得救,我果断决定,予以手术切开洗胃。洗胃成功后,患者心跳再次骤停。经复苏后转入急诊病房,患者第三次心跳骤停。虽经全力复苏,自主循环恢复;但患者无自主呼吸。
齐激扬主任在为病人看病
医院尚缺高档呼吸机,科内仅有一台已弃用的老式呼吸机,经整修、消毒后,又无模似肺测试。只好自己戴着呼吸机感受测试其初步通气功能。尽管同步功能差,还常故障,如此仅有,别无选择。 为保证患者安全,我连续值班三天,72小时没有回过家,终使患者渡过危险期。后经这台老爷机28天的呼吸支持,患者终于脱机,并逐渐治愈出院。 因忙于工作,且类似危重病人每日不断。该病人救治的事逐渐淡忘。五年后的一天,我路过产科,突然一位待产孕妇快步走过来,拉住我的手不放,还要下跪。 经问清原委后才知道,该孕妇就是当年得救的姑娘。类似获得成功救治的许多急危重病人中,还有心跳呼吸骤停达45分钟的电击患者亦复苏成功,使科内复苏成功率达省内先进水平。 在担任大内科主任后,积极推进内科学的发展和提高。提出做精专业,兼顾全科的设想。每月组织一次全院性内科系统的疑难病讨论会。在科内开展及引进了大量的新技术,并迅速应用临床。在医院内率先开展胸腔积液患者胸膜活检的临床应用;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肌麻痹的诊治;哮喘重度急性发作的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心脏起搏术;尼莫地平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周期性麻痹患者血一氧化氮的表达;气胸箱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无创通气支持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规范化心肺复苏术等新技术、新项目,并先后在各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为医院内科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寄语我认为,做一个医生,应具有超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植根临床,刻苦砺练,做一个合格的医师。成不了名医,做一个“民”医也一生无悔。
齐激扬口述 记者方永乐 采访整理
觉得不错,请为我们点赞哦!
成都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治疗的较有效医院- 上一篇文章: 医考必备的呼吸系统的知识点干货嘞
- 下一篇文章: 2016年主管护师考试模拟试卷第二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