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瘦香菇中医路在何方
来这里我们思考中医,畅谈肺腑!连日来,我国中医药领域喜事连连,在社会上可以说掀起了一场中医热。
振奋起来,小编为你收录在这里
↓↓↓
年国务院发布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
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成为亚洲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女性科学家
里约奥运会期间,菲尔普斯为拔罐代言
年2月3日,习大大考察江中药谷
年10月12日国家卫计委发布
《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指导意见》
AI聪:哇,好开森呐!!
原来中医药发展形势辣么好!
AI健:No!No!No!你先别急,
听我慢慢给你道来......
现代中医临床思维弱化,中医院西化严重,犯了严重的“西医依赖证”:中医要准确诊断,离不开化验;中医想有疗效,就要中药西药一起吃,中西医结合疗效才会好!
年“中医针灸”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代表着针灸这一宝贵遗产在国内外传承、保护和发展的新时代已经来临!但是今年3月英国NICE突然发出通知,将在新的《临床指南草案》中撤销对针灸治疗腰痛的推荐,认为针灸作用不过是“安慰剂作用”。
面对中医发展中所遇到的疗效不明确的问题,您怎么看呢?
几位肺病青年学者的思考,可曾也与你不谋而合?
史锁芳:医院肺科病房基本是西医打天下,住院的肺病患者都按西医的指南用足了西药,此局面下,中医该做什么?中医能不能拿出些特色?
朱飞鹏:现代中医或多或少都犯了些“西医依赖症”,出现了严重的西化,这是谁之过?中医为何沦落到傍西医的份儿?我认为病根是缺乏中医思维。当一批一批的“标准化中医生”成长起来后,他们已经被西医思维规范成型,看病也就离不开西医了!
耿宏伟:瑞士、台湾的中医发展的很好,在这些地方,中医职业范围有限制,不可以开西药。全靠自己的过硬的传统疗法闯天下!
鹿振辉:完全脱离现代医学也没必要,毕竟现在的医学模式和框架在,这样只会让咱们缺失更多的发言权,其实用检测、西药、实验不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是在目前很尴尬的医疗体系里如何强化中医的存在,给她成长成特色优势的时间空间!
史锁芳:近期外出会诊的经历再次宣告:中医在救治肺系重危病方面潜力巨大。一,某女,95岁,因肺病重发某院宣布家属准备后事,经用克西洋参救活,至今幸福在世;其二,某男,76岁,因肺病重症(肺纤维化、肺心病、呼吸衰竭)医院经各种抢救留命,但卧床不能进食,“如活死人”,经中医药方服用1周,胃纳开,精神好出院;其三,67岁男性,医院做开颅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呼衰,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救治1年,无法出院,经运用中医药成功出院……中医药自古在救治危重症方面就有深厚理论及方法,可是近年来,此领域中医基本放弃,甚为可惜…!
鹿振辉:这些年,年轻的中医同道需要的就是史老师传递的这样自信,这种精气神!
朱飞鹏:中医不是万能的,同样西医也不是万能的!中医人必须建立在自醒的基础上,要树立自信,关键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徐静:西医为主导的哮喘会议上“常常”提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往往”忽视“吸入激素等的副作用”,特别是小患者如获至宝的“吸吸吸”会有什么危害。中国的孩子如果得了哮喘只知道吸激素,将可能是这个民族的悲哀,今后不知又会增加多少位由于激素免疫抑制导致的感染、肿瘤和骨质疏松等。
鹿振辉:我们中医人应该干点啥?哪些才是咱们真正的精气神?咱们的方向在何方?作为年轻一代中医人,需要振作和思考,怎们去学习和发挖掘咱们的中医宝藏,真的是刻不容缓了!
徐静:希望在各位肺病中医带头人的领导下,能有以中医为主导的哮喘宣传日。我们年轻的一代中医人能为中医的复兴切实的做点事,哪怕小事,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要让越来越多的患哮喘的孩子们知道,除了激素,我们还有“治本的国宝”!国医大师晁恩祥认为,中医两千年都是主体,有西医就投降了?中医的发展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中医继承工作仍需重视
中医历代总结的“认病、诊病、辨证论治、理法方药”都来之不易的!哪一点都有精彩的东西。
(二)读经典、做临床、取众长
经典书籍总结了前人的医疗经验,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华。我们应广泛阅读,博采众长,于临床中辨证施治,给病人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三)细观察,善思悟,写文章
要勤于观察,清楚疾病的过程,掌握用药后的症状变化以及疾病的规律性,细心体察感悟,用文字记录下来,以便于后人参考。
《人民日报》发文指出:中医生存不能靠西医,而是要靠真功夫。中医药健康发展,关键是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体制机制,改变中医西化、中药西管的局面,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让老百姓为中医点赞。
《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年中国特色的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将显著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有力支撑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其中中医药单列一节,明确大力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
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如何才能找对钥匙挖到宝?如大家所言,新一代的青年学者应做好中医传承,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继承保护与挖掘。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读经典、做临床、拜明师,才能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中医药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
看过这几位青年同道的讨论,你是否还有自己的思考?快快加入我们,小编会整理出来大家共同讨论!
版权说明:
本文由肺腑之谈(北京治白癜风好北京哪些白癜风医院好- 上一篇文章: 肺心病患者的家庭调护
- 下一篇文章: 遂宁120救护车将病人弃于路边次日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