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呼吸专家谈如何治疗致死率极高的

时间:2016-9-30来源:患病影响 作者:佚名 点击:

小助手“慢阻肺”是一种患病率高、致死率也很高的呼吸系统疾病。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如此高的发病率值得所有人注意,那么,什么是“慢阻肺”呢?让我们来看看广州中医药大学呼吸内科专家刘小虹教授的治疗与研究。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指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防可治的肺部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呈“稳定期--急性发作期--稳定期”交替发作。因其病程缠绵、病理演变复杂、反复发作,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刘小虹教授认为

中医药在治疗稳定期COPD有积极意义,只要辨治得当,可明显改善症状,延长其稳定期的时间。

中医学没有“慢阻肺”病名,据其临床特点可纳入咳嗽、肺胀、喘证、饮证、虚劳等范畴。结合多年治疗慢阻肺的经验,通过对本病的证治规律反复的探讨,刘小虹教授认为,慢阻肺的病机演变多经由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阴阳两虚等不同阶段而逐渐加重,总的病机为肺脾肾三脏亏虚,痰瘀胶结,虚实夹杂。故临床辨治慢阻肺,应注重调和诸脏气血阴阳,维护机体“阴平阳秘”,从而达到预防急性发作的目的。

如何治疗“慢阻肺”?1益肺健脾补肾纳气,治本虚

慢阻肺病变虽关乎五脏,但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三脏之中又以肺脏为要。肺主气,司呼吸,肺气宣肃得宜,则气机畅达,呼吸通利。若感邪或内伤,内外合邪,客之于肺,肺失宣降,上逆为喘咳;肺气壅滞胸中不得宣畅,久则气还肺间,胀满不能敛降而成肺胀。久咳久喘耗伤肺气,肺气亏虚则免疫能力不足,易受邪侵而诱发疾病;且气虚推运气血无力,气不化津则津聚成痰,血行不利则瘀滞脉络,而产生痰瘀病理产物。故临床上此类患者多有肺虚表现,见咳声低弱,痰白清稀,气怯声低,自汗畏风,易感冒,舌淡脉弱。

肺五行属金,为脾土之子,肺脏久病,“子盗母气”,脾脏也会受累。而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散精,上输于肺”,脾需要依靠肺去调通人体水道,以“水津四布,五精并行”。

如若肺病牵连到脾,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无权,肺没有气血的供养那么肺气就会更加虚弱,气津分布失衡则痰饮内蕴,上渍于肺,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之说,临床上慢阻肺病人多有脾虚表现,见消瘦,面色萎黄无华,倦怠少气,痰多,纳差,便溏,舌淡、苔薄腻,脉细。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气根于肾,亦归于肾,故曰肾纳气,其息深深。肾为水脏,肾阳温煦则水液得以蒸腾气化。肺肾又有金水相生的“母子”关系。

陈士铎在《辨证奇闻》中说:“久咳之人未有不伤肾者,以肺金不能生肾水而肾气自伤也”。

故“母子相传”。肺病及肾,久则肾气衰惫,无力摄纳,气不归元,则喘出于肾也。若进一步导致肾阳虚微,无力化气,肾无生气之根,则肺亦难为气之主,可见喘促气短,动则益甚;肾阳虚气不化水,水邪泛溢则肿,水凌心肺则心悸,喘咳不能平卧。

治肺本脏,固肾气

由于肺脾肾三脏在COPD稳定期的病机方面关系密切,甚至互为因果、相互网络、不可分割,故临床治疗也应三脏同治,然宜分清主次,分别予以益肺、健脾、补肾摄纳之法。

首先应治肺本脏,久咳久喘必致肺气阴两伤,以气虚为主,应予补益肺气,待肺气复苏,宣发肃降得宜,则卫外坚固,邪无从干。若气顺痰消,则咳喘自可渐平。临床上可用太子参、山药、五爪龙之类。

健脾补肾也不应忽视,。

清·马文植指出:治疗应“上病治下,滋苗灌根,以脾肾为资生立命之本”。

临床应重视脾肾先后天的作用,培土生金,脾气健则肺气充,卫外固则邪难侵;补肾气温肾阳滋肾阴,肾气得固,则纳气有权,肾阴阳得调,则诸脏亦体用皆和。

临床予健脾益气,多应用黄芪、五爪龙、太子参、白术、茯苓、莱菔子、鸡内金等,补肾气阴阳则辨证予熟地、山茱萸、五味子、沉香、附子、肉桂等。

2祛痰化瘀宣肺止咳,治标实

慢阻肺的主要病理因素是痰浊瘀血,亦为慢阻肺加重的主要病机。临床上多见痰浊与瘀血互相影响,相兼为病,表现在COPD缓解期患者有反复、顽固咳痰,痰多色白或有泡沫,或清稀或粘稠,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舌暗,舌下瘀筋增粗,苔腻,脉弦滑。故治疗上祛痰化瘀需贯穿始终。

冬花、北杏等药材可祛痰止咳

痰浊的产生,主要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引起。故肺脾肾三脏有“水三脏”之称。慢阻肺病人己存在此三脏功能亏虚的病理基础,津液不能如常敷布,则易聚津成痰。另外,血瘀也能生痰,如巢元方所说:“诸痰者,皆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除,故成痰也。”

《血证论》中说:“……瘀血有碍气道,不得升降则气壅,气壅则水壅,水壅即为痰”。又说:“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其瘀,则痰水自消。”

由此可见,痰浊瘀血互为因果,相互滋生,以致痰瘀胶结,顽固难化,遂成窠臼,故临床提倡痰瘀同治,治血(瘀)必治痰,痰化血易行。

临床上多应用祛痰止咳药有北杏、苏子、紫菀、冬花、法夏、浙贝、桔梗、瓜蒌、竹茹、海蛤壳、葶苈子、桑白皮等;活血散瘀则多用桃仁、田七片、丹参、毛冬青等。祛痰散瘀,降肺气之上逆,活血络之凝结,以期痰消血行,气行通畅,肺气宣肃正常,则咳喘亦止。

3标本同治调和气血,重预防

COPD稳定期病机以肺、脾、肾三脏之虚为主要矛盾,兼有痰瘀交互错杂。由于COPD乃本虚标实夹杂之证,在疾病的某个发展阶段,虽然可能偏重于本虚或偏重于标实,然而其基本病机仍是虚实夹杂,故在辨治该病时,应虚实并治,在补肺脾肾之虚的基础上,加以祛痰化瘀、宣肺止咳。

稳定期COPD临床治疗除了标本同治,还应注重调和气血,气血是供养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调经论》云:“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慢阻肺患者久病咳喘,每每气血逆乱,痰瘀内阻。“久病及肾”,临床上看,慢阻肺患者后期多有肾气阴两虚或阴阳亏虚的表现。肾为水火之脏,藏阴精而寓元阳,肾阴肾阳为诸脏之本,“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故肾虚易殃及五脏六腑之阴阳。临床上拟方用药,宜兼顾整体,重视调和气血阴阳,以期阴平阳秘,气血安和。通过综合调理,可预防慢阻肺急性发作,减少发作次数,延长稳定期的时间,进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呼吸内科专家刘小虹教授临床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咳嗽、肺心病、肺炎、支气管扩张和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呼吸内科专家刘小虹教授以精湛的医术与丰富的经验,治疗诸症如“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均有显著疗效,9月29日(本周四)刘小虹教授出诊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松山湖旗舰店),号源有限,预约从速!预约方式:固话:-







































哪里看白癜风最专业
白癜风有什么办法治疗


转载注明  http://www.pbemw.com/hbyx/95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肺肿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