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怕堵心怕累肾怕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风水养身健康”,再点击“ 过量喝酒。少量饮酒能够活血,但如果过度,很容易乱肝性。
心情郁闷。压抑、生气、小心眼等情况都会令肝脏不能舒展。肝气郁结会引出一系列的疾病,比如胃疼、头疼、高血压等。
用眼过度。肝脏贮藏着丰富的血液,其主要作用是保持眼睛的明亮。长期看电视、对着电脑,很容易用眼过度,从而导致肝血不足。
专家支招:春季阳气升发有助于肝的疏泄,可以吃点酸味的食物,有健脾开胃之效,能增强肝脏功能。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情的愉悦,千万不能做情绪的奴隶;生气不要超过3分钟,气头上不盲目做决定。
穴位调理:太冲穴
这是指太冲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钟,感觉轻微酸胀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气,两只手交替按压。二、“心君主”怕累
心主血脉,是一个阳气非常旺盛的脏器,相当于一国之君。心气旺盛,则面色血润。反之则会出现心胸面痛、心气衰弱等症状。所以,一些“伤心”的坏习惯需要特别重视。
接收海量信息。现代人每天要接收到许多信息,这很容易使人乱了心神。如果“心君主”变得心浮气躁,就会影响其他“部门”的协调。
情绪压抑、劳累。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心累。看不开,放不下,都会导致体内器官调节作用失衡。
专家支招:养心,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中午静卧或静坐30分钟,但切忌午饭后马上睡觉。苦入心,夏天吃苦味的食物,不仅清心火,还可以养心。做一些有氧运动,多接触阳光,也对心有好处。
穴位调理:少府穴
这是指少府穴,位置在手掌心,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按压这个穴位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
三、脾胃忌生冷
“脾胃是健康的根。”中医上讲的脾,实际包括脾脏和胰脏两个脏器,并经常将脾胃当作一个整体。食物要靠脾的运化才能化为精微,从而化生为精、气等滋养五脏六腑。伤脾的坏习惯主要和饮食有关。
吃得太生、太冷、太撑。生冷的食物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容易伤及脾胃。而饥一顿,饱一顿也对它伤害很大。
思虑过多。中医认为“思伤脾”,如果思虑过多,就会损伤脾气,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有些药最伤脾胃。很多西药都会刺激肠胃,比如硫酸亚铁、胍乙啶、阿司匹林等。一些苦寒类的中药,如板蓝根等,虚寒体质、经常拉肚子的人也不宜久服。
专家支招:中医认为甘入脾,吃甘甜食物可补养气血、调和脾胃,应适当吃点甘味的食物,比如山药、红薯等。早上7—9时,喝点小米粥,对于脾胃虚弱的人也有好处。
穴位调理:商丘穴
这是指商丘穴,位置在内踝前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该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钟左右,两手交替做。四、肺怕环境差
肺像一把大伞,罩在五脏六腑上面,肺气调和则气机通畅,五脏才能正常活动。肺气的衰旺,还事关寿命的长短。
长期吸烟。烟草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中医和西医都认为吸烟对肺的伤害极大。
在空气不好的地方停留太久。肺对环境的要求很高,清新的空气是它的最爱。在尾气密集、烟味弥漫的环境内待太久,肺就会提出抗议。
过度悲伤。早在《内经》中就有“悲伤肺”的记载,是指人过分的忧伤、悲哀就会严重损伤人体肺脏的功能。
专家支招:早上起床后可以找一处空气清新的地方做做深呼吸。饮食上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在秋天,可以多吃一些滋阴的银耳和清热的秋梨。中医更有“常笑宣肺”一说,笑让人心气平和,对肺好处多多。
穴位调理:合谷穴
有利肺脏的穴位是合谷穴,位置在手背上,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部位,用力按压。
五、肾不能缺水
肾主水、藏精,是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心,肾精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所以,护肾一定要摒弃以下坏习惯。
吃得咸。中医讲咸味入肾,元气虚的时候,口味就会变重。
不喝水。很多人不爱喝水,这其实对肾的伤害很大。
夜生活过于丰富。熬夜、通宵唱歌等活动实际上很伤肾。引起肾阴被伤,导致虚火上炎。请 太溪是肾经的原穴。原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但调动起来后一定要把它储藏起来,即储藏到涌泉穴,这样您就有健康的根基了。所以像每天搓脚心、做金鸡独立、泡脚之类的保健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通肾经,引火归源。
睡不踏实、半夜老醒、早上起来全身难受、越到晚上越精神、、、如果你的睡眠正在遭遇这些“不幸”,不妨调理一下五脏,也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中医理论上讲,五脏是睡眠的生理基础,任何一个出了问题,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老做梦、半夜醒要护心。“睡觉时脑袋里连番上演各种梦境,白天心神不定、容易受到惊吓,就连别人大声叫你名字,也得半天才能缓过神来,这是典型‘心虚’的表现。”这也是五个脏器中,影响睡眠的最直接因素。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滋心阴、养心神”。
饮食上,要多吃枣仁、枸杞、淮小麦、小米等,特别是枣仁和小米。可以用10克酸枣仁和15粒莲子一起煮半小时当茶喝,也可以将酸枣仁捣碎后,和粳米一起熬粥,每天晚上坚持喝,可养心敛汗。小米莲子百合粥口感清淡、香甜,也能镇惊安神,是睡眠不好的调养佳品。
半夜爱醒的人一旦醒来就很难入睡了,这样的人睡眠环境一定要安静。”可以给卧室挂一个厚一点的窗帘,既隔音又隔光,最好拿走房间里所有能发声的东西,比如钟表、手机等。另外,很多睡眠不好的人会选择荞麦枕头,它软硬度适中、容易变形,头枕在上面非常舒服。但对半夜容易醒的人来说,荞麦皮枕头就不适合,因为它会发出沙沙的响声。
睡不着觉、舌质发红、头涨口干,快灭肝火。如果你同时具备这三种症状,说明肝火旺是影响你睡眠的主要原因。“肝火旺的人很容易心烦、发怒,所以入睡就比较困难。”这类人急需清热泻火,平时一定要多喝水,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也可以适当喝点花茶,如菊花、金银花、茉莉花等。多吃绿叶蔬菜和水果,煮粥时不妨放一些百合、银耳,“灭火”效果也很好。
大多入睡困难的人或多或少都有“心事”:白天工作没完成,与同事闹了点小矛盾,为孩子学习着急上火、、、这些都可能成为你睡不着觉的“刽子手”,这时你需要做的就是放松,可以听一些有节律的音响,比如轻柔的钢琴曲、虫鸣、下雨时淅淅沥沥的声音等,闻闻苹果味,都能帮你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对于不得不去想的事情,可以抽出睡前1个小时集中精力去想,做出如何处理的决定。等事情想清楚后,建议出去散会儿步,回来后洗个热水澡,或用热水泡泡脚,然后上床睡觉,也许你就能安然入睡了。
睡不踏实、没食欲,需调脾胃。关于脾胃与睡眠的关系,我国传统医学文献早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也就是说,如果肠胃总是犯小毛病,不是疼就是胀,很难睡个好觉。因脾胃不和而导致的睡眠障碍,还会让你付出“吃啥都没味”的代价。此外,胸闷、腹胀、大便不成形等各种小问题也会如影随形。属于这种情况的人,要想提高睡眠质量,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注意饮食,晚餐要掌握“七七”原则,也就是尽量7点以前吃饭,最好七分饱;菜品要清淡,少吃豆类、青椒、南瓜等胀气食物,以及辣椒、大蒜、生洋葱等刺激肠胃的辛辣食物以及生冷食物。
对于肠胃本身就不好的人来说,建议平时多喝麦芽粥还可以去中药房买点菖蒲泡水喝,和胃健脾又安神。
醒得早,腰膝酸软、晚上小便次数多,补补肾。人上了年纪,身体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其中不少人就尝尽了肾虚的苦头。据调查,95%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虚。除了上述三种症状外,很多人还会同时出现耳鸣、眩晕的症状,可通过以下一些方法来调理。
道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健耳可以强肾。”将双手掌心紧按两耳孔,两手中指放在脑后枕骨上,食指压在中指上弹击后脑部,耳中如闻击鼓之声,一次做15—20次,每天睡前做做,对抗失眠非常有效;枸杞泡水喝;每天吃两勺核桃和芝麻,能够补肾安神,但心肝火旺的人最好少吃。
对于不管睡得多晚,第二天早上都会醒得特别早的人,建议中午可以睡一会,半个小时就够了,时间不要太长,但如果你晚上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不高,还容易早醒,不鼓励白天补觉。另外,早醒还是抑郁情绪的最典型症状之一。如连续两周每天凌晨三四点,甚至两三点就醒,醒了之后脑子很清醒,想着一些不必要、不开心的事情,越想越烦躁,然后苦苦地等到天亮,就有可能是抑郁症的前兆了,需要及时调整心态,必要时可以求助心理医生,但抑郁症的诊断需要由专科医师确定。
生病睡不好,养肺气。发烧、咳嗽或患有老慢支、肺心病等疾病的人,感受外邪后,人体虚弱、容易烦躁,晚上也睡不好,这多因肺有外邪所致,及时治疗原发病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可以多吃胡萝卜、木耳、蜂蜜、梨、枇杷等,尤其是枇杷的润肺效果更佳。
补脾安神养生粥家常原材料能让普通的粥具有补脾肾安心神的功效,你相信吗?大枣能补气血,起到健脾胃安心神的作用,豇豆能健脾补肾,久服抗衰,面粉养心安神,所以三者熬成的养生粥,长期服用对人体健康有极大好处。
这款养生粥原材料家常,做法简单,味道微甘,易吸收好消化,十分适合老年人食用。粥可调节胃口,增强食欲,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因此以粥养生是好不过的方法了。
原料:大枣、红豇豆、面粉
大枣。性温,味甘。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大枣历来是益气、养血、安神的保健佳品,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失眠、贫血等病人都很有益。大枣不仅是养生保健的佳品,更是护肤美颜的佳品。
豇豆,性平、味甘。含大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微量元素,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能提供每天所需能量,能促消化,助排泄,增强抵抗力。红豇豆中富含磷脂,磷脂可以促进胰岛中胰岛素分泌,帮助糖尿病人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做法:
1.红豇豆凉水浸泡一宿,洗净。
2.大枣浸泡片刻,洗净。
3.锅中放水,放入大枣、豇豆(大枣和豇豆的比例为2:1),煮至开过冒泡即可。
4.面粉中加少量水,搅板均匀,成面糊。
5.煮好大枣、豇豆捞出,放入保鲜袋中,用擀面杖擀成糊状。
6.将豆枣糊直接倒入煮豆枣的水中。
7.用勺子将水和豆枣糊搅拌均匀。
8.在锅中慢慢调入面糊,搅拌均匀。
9.煮至开锅,盛出即可。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微分享春季是这种病的多发季,这七类食
- 下一篇文章: 感冒这些冬季感冒食疗的小秘方,有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