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铅衣人辐射相守,射线为伴
医院,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医护群体——“铅衣人”,他们在帮助患者重塑健康的同时,也在拿着自己的生命做“筹码”。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们每天都要穿着重达20多公斤的铅衣在血管造影机下工作,因此被形象的称为“铅衣人”。今医院“介入导管室”,探访“铅衣医生”的艰辛与危险,了解他们平凡而特殊的工作点滴。
走进“介入导管室”,手术室的机器正“开足马力”,高速运转。介入手术需要依靠X光照射显像,就像是医生的眼睛。医护人员在手术中会全程暴露在X射线的照射范围内,每一位介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都要穿上特制的“铅衣”,它们像马甲和围裙,再加上脖子上戴的铅围脖,穿在身上俨然就是古代打仗的“铠甲战士”。尽管有保护措施,但医生的头部和四肢仍然暴露在X射线中,在射线下工作四五个小时相当于连续拍了多张X光片。遇到疑难杂症时,一台手术可能需七八个小时,这种高强度的辐射会带来白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影响。目前我院每年心血管、外周血管介入手术多台次。这就是我院的“铅衣人”:辐射相守,射线为伴十余年。
放射科彭双初主任告诉我们:“铅衣”主要是保护甲状腺、肾上腺、生殖腺等重要部位,但为了手术操作方便,医生的胳膊、手、脸等部位依然裸露在外,所以铅衣只能防掉大约50%的射线,剩余部分依然会进入身体。“医院做检查都担心拍X光片影响身体,和我们这工作比起来,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心内科李政主任说:“我们是一边‘吃’射线,一边救人,一旦抢救心跳骤停的病人,都要轮番上台按压心脏,很多医护人员还来不及穿铅衣!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换病人的生命。”
“介入治疗”现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创伤急救等不少疾病治疗的首选。医生可以利用栓塞材料堵塞住身体内致命性的大出血,可以利用球囊扩张狭窄的血管,也可以在血管腔中放置金属支架建立“人工通道”,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一个个现代医学神话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医务人员异于常人的辛劳和奉献却鲜为人知,“铅衣人”犹如黑暗中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李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李政,男,主任医师,医院心血管内科大主任兼心内科一区主任。湖南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会员,湖南省血管介入学会委员。擅长心血管领域各种危重及疑难病症的救治。医院开展了心血管领域多种介入诊治手术,并担任澧县心脑肿瘤周围血管介入中心副组长。其科研成果获澧县科技进步二等奖。至今为止,带领团队已独立完成各类介入手术余台。
刘严夫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刘严夫,男,副主任医师,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主任。擅长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肌病、风心病、肺心病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擅长心血管疑难疾病及冠脉介入治疗。至今为止,带领团队已独立完成冠脉介入手术余台。
健康-
-
- 上一篇文章: 中央保健委员最普通最便宜的东西才最养人
- 下一篇文章: 耳朵泄露出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