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六

时间:2017-1-26来源:患病影响 作者:佚名 点击:

来源:网络

一、名词解释

1、肿瘤(tumor)

①致瘤因素;

②机体的局部细胞;

③基因水平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

④克隆性异常增生;

⑤形成新生物;

⑥常形成局部肿块。

2、间变(anaplasia)

①恶性瘤细胞;

②缺乏分化的状态,即失分化、未分化的状态。

3、转移(metastasis)

①肿瘤细胞;

②通过血管、淋巴管、体腔转移;

③他处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

4、异型性(atypia)

①肿瘤组织;

②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

③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5、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precancerousdiseaseorprecancerouslesion)

①某些良性病变或疾病;

②具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

③不及时治疗则可能转变为癌。

6、不典型增生(atypicalhyperplasia)

①上皮细胞异乎常态的增生;

②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浓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可增多,细胞排列较乱、极向消失;

③主要发生于皮肤或黏膜上皮。

7、原位癌(carcinomainsitu)

①被覆上皮内(也可为腺上皮)或皮肤表皮层内;

②不典型增生累及上皮全层;

③未侵破基膜。

8、癌珠(carcinomapearlorkeratinpearl)

①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

②癌巢中央出现同心圆层状排列的角化物;

③病理学确定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的形态学标志。

9、癌基因(oncogene)

①在细胞或病毒中存在;

②能诱导正常细胞的转化;

③形成肿瘤的基因;

④为原癌基因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其结构发生改变、被激活而形成。

10、肿瘤抑制基因(tumorsuppressorgene)

①固有基因;

②与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促进细胞生长功能相反;

③该基因突变失活或其功能丧失,可能促进细胞的肿瘤性转化。

二、问答题

1、简述异型性、分化程度及与肿瘤良恶性的关系。

⑴肿瘤的异型性为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⑵肿瘤的分化(成熟)程度为肿瘤的实质细胞与其来源的正常细胞和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的相似程度;

⑶肿瘤的异型性愈大,分化程度愈低,则肿瘤更倾向于恶性,反之则很可能为良性。

2、试比较肿瘤性增生与炎性或修复性增生的区别。

⑴肿瘤性增生

①病因去除后:细胞持续增生;

②增生组织的分化成熟程度:不同程度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

③与整个机体的协调性:增生具有相对自主性;

④对机体的影响:对机体有害无益。

⑵炎性或修复增生

①病因去除后:细胞停止增生;

②增生组织的分化成熟程度:分化成熟;

③与整个机体的协调性:具有自限性,受调控;

④对机体的影响:机体生存所需。

3、简述肿瘤的命名原则。

⑴良性瘤在其来源组织名称后加一“瘤”字来命名;

⑵恶性瘤是在上皮组织来源的组织名称后加上“癌”,在间叶组织来源的组织名称后加上“肉瘤”来命名;

⑶有些来源于幼稚组织及神经组织的恶性瘤称为母细胞瘤;

⑷有些恶性瘤冠以人名加“病”或“瘤”的习惯名称来命名;

⑸有的肿瘤的实质是由两个或三个胚层的各种类型的组织混杂在一起构成则称为畸胎瘤;

⑹转移瘤的命名则将继发器官或组织名置于原发器官和肿瘤名的前面,如肝癌转移至肺,则称为肺转移性肝癌。

4、试比较良性瘤与恶性瘤的区别。

⑴良性瘤

①组织分化程度:分化好,异型性小、与原有组织的形态相似;

②核分裂:无或稀少,不见病理性核分裂;

③生长速度:缓慢;

④生长方式:膨胀性和外生性生长;

⑤包膜:有;

⑥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⑦继发改变:很少发生出血、坏死;

⑧转移:不转移;

⑨复发:手术后很少复发;

⑩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作用,如果发生在重要器官亦可引起严重后果。

⑵恶性瘤

①组织分化程度:分化不好、异型性大、与原有组织的形态差别大;

②核分裂:多见,可见病理性核分裂;

③生长速度:较快;

④生长方式:浸润性和外生性;

⑤包膜:无;

⑥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

⑦继发改变:常发生出血、坏死、溃疡形成;

⑧转移:常有转移;

⑨复发:手术后较多复发;

⑩对机体的影响:较大,除压迫、阻塞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出血、坏死、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5、试比较癌与肉瘤的区别。

⑴癌

①组织来源:上皮组织;

②发病率:较常见;

③发病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

④大体特点:质较硬、灰白色、较干燥;

⑤组织学特点: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常有纤维组织增生;

⑥网状纤维:癌细胞间多无;

⑦转移:多经淋巴道转移。

⑵肉瘤

①组织来源:间叶组织;

②发病率:较少见;

③发病年龄:多见于青少年;

④大体特点:质软、灰红色、湿润、鱼肉状;

⑤组织学特点: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

⑥网状纤维:肉瘤细胞间多有;

⑦转移:多经血道转移。

6、简述恶性瘤对机体的影响。

⑴局部压迫和阻塞;

⑵浸润破坏器官;

⑶转移;

⑷出血、坏死、感染;

⑸疼痛、内分泌紊乱、恶病质。

7、简述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的共同点(或相似点)。

⑴发病年龄、早期转移途径相似;

⑵有相似的肉眼类型:如溃疡型、蕈伞型(息肉型、隆起型)、浸润型(髓质型、缩窄型)等;

⑶其早、中、晚期的分期均以浸润的深度为主要依据;

⑷组织学特点为均形成癌巢。

8、简述肿瘤的分级、分期及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指出其在肿瘤防治中的意义。

⑴恶性瘤分为高、中、低分化三级;

⑵分化与恶性度的关系:高分化为低恶性程度,中分化为中恶性程度,低分化为高恶性程度;

⑶肿瘤分为早、中、晚期三期;

⑷早期的治疗效果好,晚期的治疗效果差,故肿瘤防治抓“三早”非常重要。

9、何谓癌前病变,请列举5种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并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癌前病变。

⑴癌前病变或疾病是指一类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或疾病)。

⑵如:

①黏膜白斑;

②纤维囊性乳腺病;

③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

④慢性子宫颈炎伴子宫颈糜烂;

⑤慢性萎缩性胃炎;

⑥慢性胃溃疡;

⑦皮肤慢性溃疡。

⑶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只是相对于其他良性疾病或病变来说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或疾病),并非一定都发展为癌。但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应正确认识、对待和及时治疗癌前病变或疾病。

10、患者男,48岁,因发热、咳嗽、咳黏液脓痰5天,痰中带血2天入院。既往患者有吸烟、饮洒史。曾于五年前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等,自述“心窝”、腹上区(上腹部)经常性疼痛,近来咳嗽时加重。体格检查:体温38.30C,脉搏82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7.3/10.1kPa(/76mmHg),消瘦,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质稍硬,动度差。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0.85×L,血红蛋白90gL。X线胸片:左下肺近肺门处见一3cm×2.5cm边缘不整之阴影。纤维胃镜:胃窦小弯侧有2cm×1.8cm的糜烂面伴灶性出血,余无特殊。请拟定诊断的步骤和方法,并作出可能的诊断。

⑴左锁骨上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如有癌转移,则根据癌的类型来初步判定是肺或胃癌;

⑵纤维胃镜取活体组织检查以排除胃癌,纤维支气管镜可进一步确定肺部占位病变的性质,如具备手术指征,则可作肺叶切除送检;术前应进一步作胸片(正、侧位),有条件可作CT检查,以确定肿块大小和位置;

⑶鉴于胃内仅发现小片糜烂,并无明显肿块,结合病史该病例诊断应是:左下肺癌(病理类型多系鳞状细胞癌)。

11、患者女,41岁,右乳腺乳头外上方皮下有肿块,你准备采取哪些方法来确定肿块的性质(包括采集病史,物理检查和病理检查)?

⑴采集病史:发现肿块时间长短,生长快慢,是否疼痛,既往有无特殊病史;

⑵体格检查:双侧乳腺是否对称,患者乳腺皮肤、乳头情况,肿块大小、质地、动度,是否压痛,乳头有无溢液,同侧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有无肿大,质地动度等;

⑶乳腺的X线摄影;

⑷穿刺涂片或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初步确定其性质;

⑸活体组织检查:确定肿块性质及肿瘤组织学类型等。

12、患者女,37岁,腹上区不适伴明显消瘦3月,大便次数增多二周,食欲缺乏,最近10天内3次大便检查潜血阳性。三天前突感耻区(下腹部)不适、腹胀。B型超声波检查发现盆腔左侧有约7cm×4cm×4cm之实性肿块,肿块与卵巢界限不清,肿块周边广泛粘连,诊断为左卵巢黏液腺癌。请结合病史进一步明确诊断。

⑴根据病史,患者腹上区不适,轻压痛伴明显消瘦3月,大便次数增多,潜血持续阳性等,该患者左卵巢的肿瘤有可能为Krukenberg瘤,且卵巢肿瘤的类型也较符合,故应进一步做纤维胃镜检查,以明确原发瘤;

⑵应取活体组织检查以证实诊断。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pbemw.com/hbyx/614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肺肿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