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味沉香丸治疗心脏病的经典藏药
导读
心脏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构成,循环系统疾病也称为心血管病,包括上述所有组织器官的疾病,在内科疾病中属于常见病,其中以心脏病最为多见,能显著地影响患者的劳动力。
病因1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在胎儿期中发育异常所致,病变可累及心脏各组织
2后天性心脏病
出生后心脏受到外来或机体内在因素作用而致病。
临床表现1症状
常见症状有:心悸、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咯血、胸痛、水肿、少尿等。
2体征
常见体征有:心脏增大征、异常心音、心律失常征、脉搏异常等。
饮食禁忌1戒刺激性食饮和兴奋性药物:辣椒、生姜、胡椒、烟、酒和大量饮浓茶,服咖啡因、苯丙胺等兴奋药对心脏也会带来负担。
2适量的限制食盐的摄入:与限制食盐道理相同,以免引发水肿。
3缓进饮料:一次喝大量的水、茶、汤、果子汁、汽水或其他饮料时,会迅速增加血容量,进而增加心脏负担。需要多喝水时,分成几次喝,每次少一点,相隔时间长一些。
4少量多餐。心脏病病人不宜吃得过多,每日总热能分4~5次摄入,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及横膈抬高,避免心脏工作量增加。
5适当限制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心力衰竭时,每日蛋白质可控制在25~30克,热能千卡。
6应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心脏病病人由于血液循环功能减退,胃肠道瘀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7应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适量的无机盐,如维生素B1及维生素C,以保护心肌。供给适量的钙,以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钾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不足时引起心律失常。
十五味沉香丸是治疗心脏病、心绞痛、心脏供血不足、心肌梗塞、失眠的经典藏药。
本品成方于公元17世纪中叶,始载于藏医学家孔门·贡觉彭达所著的《验方百篇》一书中,收载于年版《中国药典》,是藏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唯一OTC品种。根据藏医药学理论,选用生长在世界屋脊独特生态环境的天然、珍贵、稀有藏药材,严格遵循藏药神秘炮制方法,并采用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方法精制而成。经现代临床实践证明,本品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具有调和气血、安神的作用,是治疗心脏病、心绞痛、心脏供血不足、心肌梗塞、失眠的经典藏药。功能主治调和气血,止咳,安神。用于气血瘀滞,干咳气短,失眠。
成份沉香、藏木香、檀香、紫檀香、红花、肉豆蔻、高山辣根菜、悬钩子藤(去皮、心)、木藤蓼(去皮)、野姜、石灰华、广枣、诃子(去核)、毛诃子(去核)、余甘子。作用功效1行气活血止痛,温中散寒:“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产品中沉香、土木香、檀香等产品行气止痛,肉豆蔻温中散寒,消除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血脉不通,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血为气之母”,配伍广枣行气活血,悬钩子茎、红花等活血通经,加强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效。
2敛肺生津止咳,清热利咽:产品中石灰华、诃子(去核)、毛诃子(去核)、余甘子、野姜、高山辣根菜敛肺止咳,清热生津、利咽开音,治疗肺喘、干咳气短。
3养心安神:产品中广枣、野中广枣、野姜行气活血、养心安神。
适应症1心绞痛:症见胸痛。由于气血瘀滞,血脉不通则痛。本品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温中的功效,对于寒凝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痛尤佳。临床对本病的治疗,常搭配七十味珍珠丸、八味沉香丸等产品使用。
2支气管哮喘:症见胸闷、咳嗽、气短。本品敛肺生津止咳,可用于肺热、肺燥引起的支气管哮喘。临床中可单独使用,常搭配二十五味肺病丸使用。
3失眠:本品安神效果明显,用于失眠可单独使用或搭配七十味珍珠丸使用。
4肺心病:是指肺组织或肺动脉系统的原发病变,使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负荷加重而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发生有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继发性心脏病。
产品特点1药材好:本品选用青藏高原特殊生态环境下的道地药材,具有药效充足,无污染等特点。
2组合合理:产品通过药物合理搭配,通过行气活血、清热利咽,实现调和气血、养心安神等功效。
3治疗范围广泛:本品通过药物的合理搭配,除了治疗支气管哮喘、心绞痛外,对肺部占位性病变、心率过快的心脏疾病等均有良好效果。
4安全性高:产品在临床应用中,未见有毒副作用,可放心服用或长期服用。
规格及服用方法每丸重0.5克,40丸/瓶/盒。
口服一次3—4丸,一日2次,研碎后服用。
假如您身边的朋友有疑难杂症或者久治不愈的长期病症可以推荐前来甘露藏药直营店咨询,专业的销售人员、高超职业素养,为您提供专业的用药咨询和指导。
-
- 上一篇文章: 临床必备内科护理30条
- 下一篇文章: 养生常识肺结核早期症状像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