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疫情期间妇科恶

时间:2021-7-2来源:肺肿病常识 作者:佚名 点击:

导读

年12月以来,我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novelcoronavirus)感染流行。目前虽然该疫情大规模流行得到控制,但随着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流动人口的增加,以及年底入冬以后气温降低、境外输入等因素,疫情仍在蔓延。需要高度警惕,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为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疫情期间得到适宜的诊疗,最大程度的降低或避免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间的交叉感染,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肿瘤生殖学分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组织部分专家结合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动态诊疗与防控方案,提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妇科恶性肿瘤诊疗专家共识》,以其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妇科恶性肿瘤临床工作的有序规范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年5月第21卷第3期

内容要点

一.疫情期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管理1.成立妇科/妇科肿瘤管理防控小组

根据国家、各地区疫情管理政策,医院不同情况,成立妇科/妇科肿瘤管理防控小组,制订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及预案,监督落实,加强疫情相关知识培训,增加处理突发应急事件的能力。

2.制定科室有效的门诊及住院疫情规章管理制度

对确诊为CIVID-19感染患者,直接转入各地区CIVID-19医院诊疗。对已排除有CIVID-19感染患者可以进入门诊就诊。

门诊:采取网络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减少等候人员聚集,严格落实“一医一患一室”制度。

住院部:在排除有CIVID-19感染患者后,方可经门诊诊断明确后,入院治疗。在病房内实行病房分区管理。

(1)无疫情危险因素患者,住普通病房,医护人员采取一级防护。

(2)有CIVID-19感染高危因素,但尚未达到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的患者住缓冲病区单人间病房,尽量缩小患者活动区域;相对固定医护人员管理,做好一级防护,有条件的单位可采取二级防护,严防个别感染导致的院内聚集性发病。

(3)疑似患者对于发热门诊医院,医院统一的隔离病房;对于非医院,建议转入具备处理妇科肿瘤能力的发热门诊医院进行诊疗。

(4)入院后发现的确诊患者:转入各地区CIVID-19医院诊疗。

3.实行“双专家”会诊制度

疫情期间,执行“双专家”会诊制度,由两名或以上妇科/妇科肿瘤专家会诊,对需要入院患者,把控入院指征及筛查流程。

4.加强对妇科肿瘤患者和家属的宣教

疫情期间,无论在门诊还是病房住院期间,均要求患者及家属佩戴口罩,常规检测体温。CIVID-19疫情期间妇科肿瘤患者就诊流程图(如图1)。

二.疫情期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处理原则

当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危及生命时,应先以抢救生命为主;在非急症情况下,应先评估CIVID-19感染的可能性,再根据病情的急、缓、轻、重进行分层分流处理。

1.手术患者的处理原则

(1)急症手术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妇科肿瘤破裂、扭转、出血、感染等,应先实施院内急救,以挽救患者生命为第一原则,手术期做好相应防护,有条件者可进行三级防护。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进一步完善疫情排查。

(2)限期手术患者:根据病情采取分层处理:①晚期或病情进展迅速患者,应尽早安排就诊、明确诊断,有手术机会者尽快限期安排手术治疗;②早期患者,根据肿瘤特点和疫情,妥善安排诊疗时间;③癌前病变患者,如宫颈上皮内病变等,放宽等待至疫情平稳后治疗。

(3)限期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①术前对CIVID-19感染再次评估,排除后对妇科肿瘤状况进行常规手术前评估,完善手术预案;②术中用血的评估:疫情期间,血源紧张。术前充分估计术中出血量,尽量保障术中血液供应,并在手术中尽可能减少出血;③术后发热的鉴别及处理:发热是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疫情期间,重点在于鉴别是术后常见症状,还是CIVID-19感染。

2.接受化疗/靶向及放疗患者的处理原则

(1)妇科肿瘤患者的自我防护:除按照常规进行妇科肿瘤患者的管理外,最重要的是避免患者治疗中被CIVID-19感染。

(2)在治疗后副作用出现期间,对于前次化疗发生重度骨髓抑制及伴发热或出血患者、年龄大等高危人群,可在化疗后预防性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避免白细胞下降,提高免疫力。

(3)化疗后患者出现发热,要做好该副作用是否为CIVID-19感染的鉴别诊断。

3.接受放疗患者的处理原则处理原则

同化疗患者。

三.疑似或确诊CIVID-19感染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处理原则

疑似或确诊CIVID-19感染妇科肿瘤患者的处理原则为避轻就重,由妇(瘤)科、外科、呼吸科、感染科、ICU、麻醉科等多学科共同会诊,决策治疗方案。手术范围依据妇科肿瘤治疗原则、患者体能状态,结合专家意见确定。

1.需急症抢救的肿瘤患者,抢医院疫情防控组,启动CIVID-19感染防控流程

(1)术前:准备专用通道、电梯,手术室设立的专用隔离区、负压手术间、防护装备和各种消毒器械物品等。参加手术的所有医护人员需经过相关防护培训,采用三级防护,经专用通路进入手术间进行手术。

(2)术中:手术间门口应有醒目标识;关闭手术间空调通风系统;精简参加手术人员,减少负压手术间内物品,严控术中使用一次性耗材、药品,尽量做到只进不出。

(3)术后:患者由专用通道进入隔离病房,手术人员严格按照流程脱掉防护用品,做好个人清洁后由专用通道离开手术间。病理标本袋外贴“CIVID-19”标签,送病理科按流程处理。对手术间及设备执行终末消毒,按照国家相关消毒及处理规范正确处置手术器械和医疗废物。术后患者转入专用隔离病房进行单独隔离,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确诊病例应及时转运至医院进行CIVID-19感染规范治疗.

2.新发妇科肿瘤或随访期患者

应以CIVID-19感染治疗为先,妇(瘤)科医生再会诊评估妇科肿瘤相关情况。

3.妇科肿瘤患者手术恢复期、放化疗期间、放化疗后没有完全恢复、老年体弱或晚期患者

感染CIVID-19后容易发展为重症,应以CIVID-19感染治疗为主。待CIVID-19感染控制稳定,调整并制定肿瘤治疗方案。

四.妇科肿瘤患者随访及健康指导

完成妇科肿瘤阶段治疗,常规进行随访复查的患者,若无特殊不适,在不影响疾病预后的前提下,通过延缓复查、患者居住地就近复查、网络在线咨询等形式进行管理,通过互联网医疗服务,做好患者的交流引导、安慰鼓励,指导患者自我放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其不良情绪。

五.小结

目前疫情处于攻坚时期,应兼顾肿瘤治疗及疫情防控的平衡,在治疗肿瘤的同时筛查CIVID-19感染,在筛查CIVID-19感染的同时重视不同肿瘤性质、进展速度、病情急缓轻重等,应优先处理危及生命者。若妇科肿瘤患者合并CIVID-19的感染,尤其是老年或有其他合并症的患者,应优先处理CIVID-19的感染,加强监测和支持治疗,以防病情迅速恶化。

查看原文

(责任编辑羊琴)

附注:本文系派特生物学术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认真学习论文的结果,欢迎广大医师同道提出更多建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pbemw.com/fzbcs/13106.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肺肿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