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心胸肿瘤外科开展射频消融术粒

时间:2021-3-11来源:肺肿病常识 作者:佚名 点击: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新技术、新设备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突破,肿瘤的治疗水平迈上了新台阶,这也为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医院心胸肿瘤外科引进的射频消融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为中晚期肿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射频消融术直达病灶“烧死”肿瘤

今年66岁的周某一年前被确诊肺癌肾上腺转移,肺部有一个5厘米大小的恶性肿瘤,肾上腺也有一个5厘米大小的肿瘤。其家人担心患者难以承受开刀手术和放化疗给身体带来的影响,一直拿不定主意。考虑到周某的情况,医院心胸肿瘤外科张军祥主任、副主任医师谷凡建议为其进行射频消融术。经周某家人同意后,医生很快为其进行了手术。术后当天周某就能自行下床活动,术后两个月通过CT复查发现,周某肺部、肾上腺肿瘤已经被“烧掉”,有效地防止了肿瘤进一步转移。“手术时只需将一根细小的针插入肿瘤内,就能将发生在肝、肺、乳腺、甲状腺等部位的肿瘤通过高温‘烧死’。”谷凡介绍,射频消融术的优势是损伤小、恢复快,效果与局部切除手术相当。尤其对于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切除手术者及高龄肿瘤患者,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性肿瘤原位治疗技术,即借助超声或CT等影像技术引导,将电极针直接插入肿瘤内,通过射频能量使病灶局部组织产生高温,最终凝固而灭活肿瘤。灭活后的癌组织被机体吸收产生免疫反应,通过局部热疗,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身体其他部位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的消退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另外,射频消融术对肿瘤周围血管也起到凝固作用,使之不能继续给肿瘤供血,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肿瘤转移的作用。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肿瘤内照射,治疗更精准

“复查结果比较理想,患者肺部的肿瘤已经消失。”近日,淇滨区的牛女士到医院心胸肿瘤外科进行复查,两个月前她在该科室进行了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术,手术非常成功。牛女士几个月前出现反复咳嗽、乏力等症状。在医院心胸肿瘤外科做CT检查后,医生发现牛女士右肺下部有一肿块,经进一步检查确诊牛女士患有肺癌,需手术治疗。但牛女士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她的身体难以承受开刀手术和放化疗带来的影响,这同样让她的家人犹豫不决。医生当即决定对牛女士实施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术。术后CT显示粒子分布良好,牛女士术后两个月复查时CT显示,其肺部肿瘤已经消失,仅粒子存留,肿瘤得到了有效控制。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简称“粒子刀”,是指将微型放射性粒子在三维立体计划系统指导下,植入肿瘤内及受肿瘤组织浸润侵犯的组织中,通过粒子持续地发出低能量的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杀伤,而不损伤正常组织,从而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谷凡介绍,“粒子刀”主要适应于各种不能开刀手术或不愿开刀手术、各种难以切除的复发肿瘤、难以切除的转移淋巴结、放化疗效果不好或难以耐受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以及体质较差或年老体弱的恶性肿瘤患者。对于已发生转移的肿瘤患者,选用“粒子刀”治疗,可达到有效控制转移灶生长,保持器官功能、减轻疼痛的目的。“用穿刺技术植入放射性粒子对正常组织的创伤极小,能较大程度减轻开刀手术创伤和对正常组织的干扰,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谷凡说,由于创伤小、靶区剂量分布均匀和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等特点,“粒子刀”治疗肿瘤在临床应用上显示了广阔的前景,他们科室从年开展这项技术以来,已经成功为近40名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且术后效果明显。

科室电话

——

文章摘自淇河晨报图文编辑:王飞霞责任编辑:郭占民

转载注明  http://www.pbemw.com/fzbcs/1258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肺肿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