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汇总初期肺癌影象学表现与肿瘤大小对
1.肿瘤大小仅影响初期实性肺癌患者的预后
基于目前的对初期肺腺癌的理解,研究者认为初期肺癌患者的CT表现,即毛玻璃、部份实性和实性结节,肿瘤的大小在预后中的作用可能存在差异。鉴于此,来自日本的Hattori教授等展开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AnnThoracSurg杂志上。
研究者评估例手术切除的临床N0M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接受肿瘤实性成份比值(CTR)评估,肿瘤分为3组,纯磨玻璃影(CTR=0;N=),部份实性(0CTR1.0;N=)和固性(CTR=1.0;N=)。肿瘤大小(基于CTR)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评估。
该研究发现,总的来说肿瘤大小显著影响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20mm;N=:93.4%;21~30mm;N=:84.2%;31~50mm;N=:69.3%;≥51mm;N=66:43.5%)。当研究者基于CTR评估肿瘤大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时发现,影象学表现为实性肺癌的5年总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20mm:83.0%;mm:75.4%;mm:56.2%;≥51mm:45.3%)。
但是,肿瘤大小其实不影响放射学表现为纯磨玻璃影(%不斟酌肿瘤大小)和部份实肺癌的患者(≤20mm:97.7%;mm:94.6%;mm:93.4%;0CTR≤0.5:98.4%;0.5CTR1.0:95.0%)的5年生存率。另外,放射学表现为部份实性肺癌,其肿瘤最大径,实性成份大小和CTR均与总生存期差无关。
该研究表明,肿瘤最大径只对薄层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为实性肺癌的患者的预后具有影响,对含有毛玻璃成分的结节并没有影响。另一方面,研究者认为纯毛玻璃结节和部份实性肺癌应分别予以描写,如临床-Tis和临床-T1a的薄层计算机断层扫描应对肿瘤最大径和实性成份大小分别予以描写。将来在TNM分期中我们需要纳入毛玻璃影的描写,以便更加精确的预测患者的复发和生存情况。
原文题目:NeitherMaximumTumorSizenorSolidComponentSizeIsPrognosticinPart-SolidLungCancer:ImpactofTumorSizeShouldBeAppliedExclusivelytoSolidLungCancer
2.主病灶大小和实性成份与肺部多发GGO预后不良相干
随着高分辨率CT的广泛运用,发现愈来愈多肺部结节,其中包括许多磨玻璃样结节(GroundGlassOpacity,GGO)。这些患者无临床症状和体征,仅仅是由于体检或其他缘由无意中发现肺部结节的。
单肺部结节不管其性质如何都可以行手术切除,但大部分GGO为多发病灶。有些GGO会出现在不同的肺叶,有些乃至会出现在对侧肺部。对这部份患者的医治方案目前其实不明确,鉴于此,来自日本的Ikeda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LungCancer杂志上。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从年到年总共名接受了手术医治且病理诊断明确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肺部多发结节的患者。术前均未接受任何引诱化疗。其中有67名患者(5.5%)最少存在1个GGO病灶。这些多发肺部结节分为两类:
1.主病灶(病灶最大或影象学提示恶性行动明显);
2.亚病灶。依照薄层CT上的肿瘤实性成份比值(ConsolidationTumorRatio,CTR)标准,将有GGO得67名患者分成了两组:GG组(CTR≤0.5)和GS组(CTR>0.5)。
该研究发现,67例患者中,24例(36%)为GG组,43例为GS组(64%)。11例患者接受了亚肺叶切除术,32例接受了肺叶切除术,19例接受了肺叶+亚肺叶切除术,4例接受了双肺叶切除术。接受手术的患者中,39例接受了首次手术后仍存在肺部GGO病灶,共个病灶。视察期内,这些GGO病灶平均每一个有8%的生长,平均的肿瘤倍增时间是天。
另外,15例(23%)患者出现了新的GGO病灶。多因素分析提示主病灶大和CTR>0.5均为不良的预后因素。但是,接受手术切除主病灶后,不管剩余的GGO病灶是不是继续生长,还是出现新的GGO病灶或是剩余的GGO病灶未予处理,都不会影响患者的总生存率。
GG组的患者5年生存率是95.8%,GS组的5年生存率是68%,两组存在明显差异。主病灶≤25mm的患者5年生存率是92.4%,主病灶>25mm的患者5年生存率是53.6%,两组存在明显差异。
该研究表明,GGO病灶生长速度缓慢,一般GGO的患者其预后都是良好的,5年生存率超过90%。非小细胞肺癌以GGO为表现形式病理只是占小部分(5.5%),因此普通的GGO病灶还是良性可能性大。
主要病灶大于25mm时和GGO病灶CTR大于0.5时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当发现肺部多发GGO的时候,要首先明确主病灶的位置,其次是明确CTR值大于0.5的GGO病灶。手术优先切除主要病灶后,尽量切除CTR值高于0.5的GGO病灶。
原文题目:Survivalofasurgicalseriesoflungcancerpatientswithsynchronousmultipleground-glassopacities,andthemanagementoftheirresiduallesions.
3.三维CT容量分析技术应作为肺癌预后的评价指标
由于肿瘤直径的数据摄取简易并可直接反应病灶的发展程度,因此为TNM分期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预后指标。在即将来临的最新版分期(第八版)中,为了更好的对肺癌患者预后进行预测,T分期的分级程度更加细化,充分说明了其重要性。
CT成像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对病灶的三维分析称为可能,毋容置疑,肿瘤体积作为三维指标比肿瘤直径更能反应肿瘤的病变程度,进而能更准确的反应患者预后。
来自日本九州医学中心胸外科的Takenaka医生进行了一项研究,分析了I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最大直径、总体积和实性部份直径/总直径比值(CTR,0为纯毛玻璃样变,0~1为半实性,1为实性)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该研究近期发表在JTO杂志上。
该研究数据表明,肿瘤直径≤20mm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5y-DFS)优于肿瘤体积20mm的患者(76%:67%)。CTR1的患者5y-DFS优于CTR=1的患者(81%比65%)。
肿瘤体积≤mm3患者的5y-DFS优于体积mm3的患者。且病灶实性部份体积≤mm3患者的5y-DFS优于实行部份体积mm3的患者(81%比56%)。
该研究表明,肿瘤体积,尤其是肿瘤的实性体积比最大直径更能反应患者的复发率。三维CT容量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移植肝脏体积丈量,并且该技术也已用于恶性胸膜间皮瘤、食管癌与直肠癌的放化疗效果评估,故其在肺癌预后分析方面的运用前景十分可观。
4.亚厘米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或可影响患者的预后
随着近年来CT扫描的普及愈来愈多的亚厘米级结节被发现。该类型肺癌占手术切除肺癌的0.4%-6.0%。目前亚厘米肺癌依然较为罕见,期病理表现和医治方案还没有完全阐明。鉴于此,来自日本的HiroyukiSakurai教授等人展开例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ATS杂志上。
该研究纳入--年外科手术切除直径≤1cm的例患者,并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根据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将亚厘米肺肿瘤分为4种类型:1型纯毛玻璃样阴影(GGO)病变(n=50);2型部份实性GGO病变,病灶内GGO成份≥50%(n=89);3型部份实性GGO病变,病灶内GGO成份<50%(n=62)和4型实性病变(n=90)。
图:A/B/C/D分别为四型亚厘米肺癌。
虽然型肿瘤患者均无淋巴结转移,但是4型肿瘤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0%。13例患者在随访期内复发,几近所有患者均为4型肿瘤。唯一例外是3型肿瘤患者手术切割线局部复发1例。1和2型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3型患者为98%,4型患者为88%。4型患者的预后较其他类型明显较差。
图:亚厘米级肺癌患者医治方案的选择流程。
寄语:HRCT(型)伴随GGO的亚厘米肺癌被认为是“初期”肺癌。这些患者局限性切除可以到达根治性切除的目的,由于这部份患者并没有淋巴结转移。相比之下,4型肿瘤较型患者预后差,仍应斟酌肺叶切除术。
目前随着检查手段的提高,愈来愈多的肺部小结节被发现,但是这部份患者的医治选择依然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肿瘤的倍增时间差异、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等都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
该研究的统计分析表明实性病灶较其他类型的病灶更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且患者的预后较差。认为对亚厘米级肺癌接受什么样的医治方案我们应当斟酌更多。
原文题目:ClinicopathologicFeaturesofResectedSubcentimeterLungCancer
赞美
人赞美
中科白癜风微博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上一篇文章: 这些都是引发慢阻肺的凶手,终究不用在
- 下一篇文章: 养殖技术大肠杆菌引起的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