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学一词一图讲解32交感性P波
交感性P波
自主神经兴奋性的高低可引起多种心电图的改变,交感性“肺型P波”则是典型实例。
当Ⅱ、Ⅲ、aVF导联的P波高尖,振幅2.5mV时称为“肺型P波”,由于心电图P波的这种改变多见于慢性肺部疾病而被冠名。交感性“肺型P波”则是指患者无慢性肺病、右房肥大及右房传导阻滞的客观依据,但在情绪激动、体力活动等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窦性心率相对增加时,其P波出现一过性振幅增高,形态高尖而达到“肺型P波”的诊断标准。
患者静息状态心电图的P波形态正常,但在情绪激动、运动,活动等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时,窦性心率发生不同程度的加快,同时Ⅱ、Ⅲ及aVF导联的P波变的高大尖耸,振幅超过2.5mV,P波时限略有缩短(图1)。同时常伴有明显的心房复极的Ta波,使下壁导联P波的负向部分超过lmm,并可引起明显的ST段压低(图1)。与右房肥大的“肺型P波”表现不同,交感性“肺型P波”在V1导联的正向部分振幅0.15mV。
体表心电图的P波由两个心房除极的综合向量形成,正常情况时P波的前1/3为右房除极形成,后1/3为左房除极形成,而中间1/3是左右房同时除极形成。交感神经兴奋时,房间激动传导的加快使左房除极提前,形成两房除极的同步化,结果左右房同时除极的部分超过P波中间的1/3比例,两者叠加后使指向左下方的矢量增加,故投影在Ⅱ、Ⅲ及aVF导联的P波振幅增高,时限略缩短,形态酷似“肺型P波”。除此,心排血量的增加可能也参与了“肺型P波”的形成。慢性肺病形成“肺型P波”时,一方面系右房增大使其除极波的振幅增加;另一方面,肺脏的过度膨胀,横膈位置较低可导致P波电轴的右偏。
心电图“肺型P波”对右房肥大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但特异性不强,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型P波”的发生率约为20%。有时左房增大在心电图中也可表现为假性“肺型P波”。右房肥大的最佳心电图检测指标是V1、V2导联P波的正向振幅0.15mv,QRS波群电轴90°,以及V1导联(无右束支阻滞)的R/Sl,诊断的敏感性48%,特异性%。但应当了解无肺疾病的患者心电图也可出现“肺型P波”的表现,本文列举的交感性“肺型P波”则属其中一种情况。
资料来源:心电网络之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白癜风医院福州哪家好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上一篇文章: 肺气肿的症状肺气肿与其他疾病有和区别
- 下一篇文章: 2015年护士资格考试历年高频考点必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