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三七会产生依赖性吗三七粉每天服用的

时间:2020-9-18来源:肺肿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三七是地道中药材,三七对于血液方面的问题有很好的调理和预防作用,三七被称之为“血管的清道夫”,服用三七粉对促进血液、血管的健康有很好的帮助。另外三七对美肤祛斑调理亚健康都有突出的作用。那么三七这么好,很多人想买,但又想知道这些问题。

三七粉能长期服用吗?

服用三七粉的剂量及最佳时间?

三七粉长期服用会不会产生依赖?

三七粉能长期服用

在古代,三七是贵族的长生不老药,尤其是外伤及血症“圣药”;在云南文山,几百年来,三七是一种男男女女、一家老小日常服用的“神草”;在日本,人们把三七作为健康食品、健康增进补给品食用;当今,专家提倡三七可作为健康食品,长期食用。

三七粉每天服用的剂量及最佳时间

三七粉每次服用5克以内,每天服用2—3次,不超过10克。每天早晨吃早餐后服用一次,中午吃一次,晚上睡觉前吃一次。早晚吃的两次尤为重要,是人体吸收最好的两个时段。三七粉常用于预防和调理美容、祛斑、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心绞痛、冠心病、胆固醇等心脑血管问题方面。三七粉虽然属于名贵中药材,但是没有具体的使用期限,非常适合日常保健。服用三七粉的效果和购买三七粉的等级、品质和自己的综合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在服用三七粉时,请以平常心对待。三七粉确实功效显著,好的三七粉几天-几个月身体机能会有一定的变化。如高血压、高血脂人群血压、血脂都会有相对影响。对于月经不调等也会有一定帮助。三七粉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滋补强壮、抗疲劳、耐缺氧、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三七粉每次服几次,用多少,应根据病情确定。三七粉一天可以吃到10克,分两次或三次服用,温水泡服就可以。

什么是依赖性?

依赖性一般是指在长期应用某种药物后,机体对这种药物产生了生理性或精神性的依赖和需求,分生理依赖和精神依赖两种。

吃三七不会产生依赖性!

从成分含量上说前人对三七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从三七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皂苷、黄酮、挥发油、氨基酸、多糖、淀粉、蛋白质等以及部分无机化学成分如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钴、钼、铯等微量元素。并没有没有发现,会产生依赖性的的刺激剂、麻醉剂、阻断剂和甾体激素类等容易产生依赖性的成分,因此从三七的成分含量上来说常吃三七是不会产生依赖性的。从食用历史说从三七的食用历史来说,《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三七补血第一“,三七的种植和应用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在三七的产地云南,三七几乎是家庭必备的健康品,煲汤炖肉都要会一些三七,特别出名的有三七天麻火腿鸡,还有三七汽锅鸡,作为一个普通食材来用,也没有相关的记载说吃三七会又依赖性,所以从食用历史说三七是一个家庭必备的健康品,不会产生依赖性。

三七预防慢性症状的10种用法用量

冠心病

生三七粉1克、丹参粉2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高血压

生三七粉1克、天麻粉2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高脂血症、肥胖者

生三七粉1克,决明子粉、荷叶粉、山楂粉各2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肺心病

生三七粉、川贝粉各1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脑梗塞、高粘血症

生三七粉2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糖尿病

三七粉1克,石斛粉2克,葛根粉5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气虚血瘀

三七粉1克、黄芪粉5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气阴亏虚、瘀血阻络者

三七粉1克、西洋参2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防老抗衰

三七粉2克,灵芝粉、西洋参粉、桑椹子粉、枸杞粉、黑芝麻粉、核桃粉各2克,每日1次,开水送服。

痛风、骨质疏松症

生三七粉适量加醋调敷痛处。

服用三七粉的注意事项

对于三七粉来说,本身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若用于日常保健服用,只要注意一下几点就可以了:

1、初次服用三七粉常会出现口渴、四肢无力的症状,症状轻微,这是由于三七粉的活血功效起作用的表现,一般都很快消失。

2、月经期间不宜服用三七粉,三七粉活血化瘀是第一圣药,月经期间服用,易导致出血过多,但如果是血瘀型月经不调,则可以用三七粉活血化瘀来调理月经。

3、孕妇怀孕期间不要长期服用三七粉,这和妇女在怀孕期间要谨慎用药是一样的原理,以免对胎儿产生影响。

4、三七粉的吃法分两大类,生吃和熟吃,生吃主要是活血化瘀,熟吃的主要功效是补血,根据个人情况使用,一般保健都是生吃。

5、三七粉能长期服用,用于日常保健也建议长期服用三七粉,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也应该停服一下,比如说女性朋友在月经期间并且月经正常的情况下,服用三七粉也有忌口,服用三七粉当日,应忌食蚕豆、鱼类及酸冷食物。

长按

转载注明  http://www.pbemw.com/fzbby/1163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肺肿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