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防治结核病,你了解多少
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菌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发生在肺部,称为肺结核。
二、肺结核有哪些常见症状?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有的人会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
三、肺结核的危害?
肺结核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影响您的健康、工作、生活,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传染家人和朋友。
四、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患者咳嗽、咳痰、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南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产生感染。
五、诊断肺结核主要做哪些检查?
肺结核的主要检查项目有痰涂片和X光胸片检查,如果怀疑耐药,还需进一步检查。
六、肺结核如何治疗?
诊断为肺结核后应立即服药、多药联用、不能中断、坚持服药6-8个月,服药期间还需复查,任何治疗的改变应通过医生决定。耐药肺结核患者需要治疗18-21个月。
七、常用药物有哪些?
目前治疗肺结核使用的最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利福平、异烟胖、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及链霉素等。
八、肺结核可以治愈吗?
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可以治愈。
九、有效降低感染结核病的方法有哪些?
1.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2.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
3.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十、患者治疗期间的服药管理方式有哪些?
推荐的服药管理方式有医务人员管理和非医务人员管理(包括家庭成员和志愿者),选择哪种方式由医务人员与患者共同商定。耐药的结核患者,均采用在医务人员直接面试下服药(DOT)的全程督导化疗方式。
十一、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但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重在做好三个方面:一是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播给其他人;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也就是使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没有渠道向周围传播;三是保护好健康人群,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预防接种,使健康人不受到感染。
十二、如何有效防止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
要有效防止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重点是严格把好五个关口:
第一关:入学体检关
要把结核病筛查纳入学生入校体检及教职员工体检的重要内容,通过入学体检发现肺结核可疑患者,并及时送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确诊。一旦确认为肺结核患者应及时进行居家治疗或住院治疗,待确认没有传染性后方可回校进行后续治疗。这一关就是要把传染源拒之于校外。
第二关:晨检及缺课查因关
通过晨检及时了解每名学生是否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如有要及时报告校卫生(保健)室。对因病缺课(勤)的学生(员工)要认真做好原因追查和登记,如怀疑有可能是肺结核病,应及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室,并由卫生(保健)室追踪了解他们的诊疗情况。这一关就是要及时发现在校学生或员工中的可疑肺结核患者,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第三关:主动报告病情关
在校学生或教职员工因不适到医疗机构就诊被诊断为肺结核病,应如实告知本人身份及学校名称与班级,切不可因担心可能休学或停工而向医生隐瞒。因为你的隐瞒就会让学校失去及时采取防控措施的最佳时机,很可能成为学校聚集性结核疫情的根源。这一关主要针对学生(家长)及员工,是为了早发现、早治疗,及早采取防控措施。
第四关:开窗通风关
随着学校条件的改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处处都安装了空调,无论夏天、冬季,同学们都喜欢呆在密闭的空调房内,空气缺乏流动,一旦有传染源存在就极易造成肺结核的感染与传播。因此,一定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这一关是防止结核传播简单有效的好办法。
第五关:健康教育关
要经常在学生及教职员工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把结核病防治知识纳入学生卫生课或健康教育课内容。要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广大师生掌握基本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知识),树立良好的卫生行为,包括时刻保持环境卫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等。这一关就是要通过知识普及让大家自觉参与到结核病防控中来,从自我做起,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卫生行为做起,从根本上防止学校结核病疫情的发生。
我们倡议:人人注意咳嗽礼仪,不随地吐痰,不在人员密集场所大声喧哗,正确戴口罩,阻止飞沫传播,尊重他人,保护自己。你的个人习惯将关系到大家的健康,你的好习惯将给你带来全新的感受,你的持久坚持将让你远离结核病…….有了大家的共同参与,人类终将战胜结核菌,结核病防治领域将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健康秀山结核病防治知识
- 下一篇文章: 技术导致猪消瘦的几种疾病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