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始终做患者信赖的好医生记总
(通讯员李敬)医院,经常能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专家,步履匆匆地在门诊楼和住院部来回穿梭。她,个子不高,身材轻盈,总是着一身整洁的白大衣,微笑着与相遇的每个人打着招呼。医院备受尊敬的著名内科专家刘雅洁主任。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刘主任年自大连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年响应国家号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余名医疗工作者一起医院。作为一个有着62年医学生涯的老专家,医院建院的开拓者,她有丰厚的医学成就和业绩,而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主任,却能数十年待病人温和、真诚,并始终如一,让我们深深感动着。
“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
在同事的记忆里,刘雅洁主任上班从来风雨不误,业余时间还要到病人家中巡诊。按规定,年,这位60岁的老专家就该光荣离休。但面对众多患者的需求和自己一生挚爱的临床工作,她毅然决定继续留在临床一线,再多做一些。这一干,又是24年。 为了方便工作,刘雅洁主任一直“蜗居”在医院小区里的老房子,虽然上班只有短短10分钟的步行距离,但她总是骑着自行车来回奔波,因为想节约出时间多看几位病人。近几年,因为周末值班医生较少,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动要求周六、周日再多加两个半天的门诊。刘主任检查病情特别细心认真,要求自己必须把病人把病情、治疗方法、用药事项完全搞清楚,向病人或家属交待明白,才能让病人离开诊室,所以每个病人的就诊时间都比较长。为了让病人少跑一趟,刘主任就以早上班、晚下班的方式增加出诊时间,坚持看完当天的每一个病人。病人再多,她都会细心询问、耐心解答,还安慰没有看到的病人“大家放心,我全部看完才下班。”所以,最后一个离开门诊的经常是她。刘雅洁主任把自己的时间都给了患者,这么多年了,双休日、节假日她从没有休息过。 刘主任虽然也已经八十多岁了,但当诊室迎来老年患者时,她却把这些老人来看病时的孤独与无助放在心上。如果来看病的老人挂错了号,她会担心老人换科再挂号有困难,就亲自陪着到相关科室看病,再回诊室帮着开单子拿药。当看到没有陪诊的老人来看病,医院环境面露难色时,她就陪着去做检查,帮助取检查结果,帮着办理住院手续,等等。有人不理解她“这么大年龄不会享福,还这么拼命工作干什么?”她总说,“我珍惜每一点时间,珍惜我的岗位,我现在还能为社会、为病人多做一点,多看病、看好病,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幸福。”正是,“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对病患,医生更多的是给予人文关怀”
美国名医特鲁多有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成为刘雅洁主任的“金句”,“医无止境,现在已知疾病有三万多种,能完全治好的非常少,不是每一个病人都能治好的,很多时候,医生更多应该给予的是人文关怀。” 一位81岁的老太太,身患肺心病,冠心病,三度心力衰竭,生活不能自理。刘主任看到时,心想:病人如果要住院至少需要两人长期陪护,并且吃住不便。于是,为了减轻家属和病人的负担,她决定为老人设家庭病床,在家里进行医疗和护理。病人病情严重时,她坚持每天去看望,病情好些时每周去两三次。输液,打针,喂药,抽腹水,做心电图……所有的工作她都亲自动手。春去秋来,转眼就是一年半,在出诊的路上多少次被大雨浇透了衣裳,多少次吃不上饭,多少次的磕磕绊绊,她未曾迟疑,多个日日夜夜没有停歇。 曾经七月的一个晚上,刘雅洁主任被叫急诊。她来到急诊室前,救护车内一个溺水的学生躺在车内,皮肤紫涨,双眼外凸,样子极为“吓人”,年经的小护士不敢上前做检查,她亲自上前操作。确定孩子确实死亡以后,她又借来一条白布单亲手给孩子蒙上,推送到太平间。为了不让孩子的父母目睹孩子的惨状,第二天她早早起床,来到太平间为孩子更换衣服,整理遗容。这仅是她从业生涯中的众多中的一件,只到病人需要,她都会不顾一切地冲向前,甚至为病人口对口地做人工呼吸。
给人看病,刘雅洁主任从不吝啬自己的笑容,她说,“病人来看病身体上有痛苦,我首先能做的,就是给病人一个温暖、平和的微笑。”为了能够让每一位病人情绪放松,遇到对年龄大的老年患者时,她就以姐妹兄弟相称;对年轻的患者,她以阿姨自称,让病患感觉亲切。正是这种温暖、这种关怀、这种依靠、这种踏实,给了病人最好的抚慰,让每一位病人对她心怀感念和信任。她说,“沟通不是简单的说话,医患之间有可能存在误解,毕竟都会遇到难治的病,难缠的病人。但这不是解不开的结,只要做到‘了解、理解、谅解’,这个‘结’就可以打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时,我们都做了庄严神圣的誓言。所以,无论从医的路上走的再长再远,都要始终记得这个承诺,不忘初心,坦然前行。”医院年资最高的老专家,刘主任对身边的年经人都会这样地谆谆教诲。她说,在我们在面对每一位病人时,做到接诊热心、检查细心、治疗精心、解答耐心,就会获得理解、信任和尊重。 一次,病房转来一位高烧不退的病人。病医院诊断为脓胸并进行治疗。刘主任接诊后再次为他抽取胸腔液体化验。她注意到液体不像脓性,肉眼可见到米汤样物,怀疑病人得的是一种叫乳糜胸的病,就亲自把标本送到化验室,让检验员反复化验,结果证明她的诊断是正确的。医院对这种病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她建议转北京治疗。看到患者担心自己在北京没有熟人,怕看不上病。刘主任主动陪这位素不相识的患者,并通过自己的私人关系找到相关专家,先后三次陪着去北京诊治并治愈。类似事例在她身上不胜枚举,看到病人有困难,她就会主动伸手帮助,或者联系专家,或者送衣送饭,她做了很多很多。
她常说,对于病人,有时医生的耐心倾听和解答要比用药更重要。有这样一位中年患者,食欲不好,消瘦,乏力,医院做了各方面的检查,都无所获。来到刘主任面前,多年的经验告诉她,这也许是严重的疾病,也极有可能心事或劳累造成的。刘主任没有急于开单检查或用药,而是继续与患者攀谈,在深入了解后得知患者最近老伴去世,严重失眠,心烦,害怕服安眠药有副作用。刘主任先后几次与这位患者聊天、长谈,宽慰他,劝说他,服用一点抗抑郁药后,病人很快就好了。 对待每一位患者,医生必须坚持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刘主任坚信“视触叩听”是一名内科医生最好的“基本功”,对每位病人她都严格按照“四诊”要求执行,作出大致判断后才开检查单,患者都很感动“别的医生都只听我说,但是刘主任的手却很温暖”。刘雅洁主任早已是著名的内科专家,却仍在坚持孜孜不倦地学习,每晚坚持两小时看书学习。作为一名老主任,她始终自称只是个普通医生,工作在一线,脚不停歇。 “好好做医生,做一个好医生。”这是刘雅洁主任从医62年坚守的信念。医院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她面对患者时真诚的微笑、贴心的抚慰、耐心的解答、细致的诊治……从她的一言一行无不映衬着一个医者的“匠心”精神,这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推崇的吗?
哈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上一篇文章: 考研必知内科学复习4
- 下一篇文章: 一张嘴看出你的健康,唇色润燥及形态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