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应对胃肠肿
白癜风治疗 http://www.zgbdf.net/m/
作者:陈永生彭俊生
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NCP)疫情爆发,截至年2月10日11时,我国大陆及港澳台确诊例,死亡例,治愈例。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据文献报道,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传播,亦存在气溶胶传播和消化道传播可能,其感染导致的肺炎具有1~14天的潜伏期,潜伏期的无症状患者亦可能存在传染性,且核酸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感染。因此,为尽可能地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应在不违反治疗规范的情况下,对于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处理,适当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对于非急症的患者,尽量采取非手术措施。胃肠道良性肿瘤的患者,如无合并明显出血或梗阻,建议在疫情高峰期过后择期手术。对于在特殊时期如何在防疫与抗癌的平衡中选择合理的处理策略,做以下几点参考。___入院筛查
门诊是最先,也是最重要的一关,需要把关口前移,对有传染病接触史或可疑接触史的病人,如无急诊手术,须提高警惕,谨慎收住入院。入院前,需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不明原因的发热(体温>37.3℃)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患者本人或亲属两周内有无湖北、浙江等重点疫区的旅居史、有无疫区回挂人员接触史,或所在社区有无确诊病例。
对有流行病学史且有相关临床表现的患者可疑患者,应行肺部CT检查或核酸检测。对疑似及确诊病例,均应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通知进行相应的隔离检查和治疗。
______术前检查中的防护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强,潜伏期内即存在较强的感染性,潜伏期长,表现多样。建议所有住院患者,双侧肺部螺旋CT检查应纳入术前常规检查。
患者在行术前检查时,医护人员都应做好自我防护措施,目前报道称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亦有粪口传播可能,因此在进行直肠指检、电子胃肠镜检查等诊疗操作时,除了穿戴医用外科口罩和手套外,还应该戴帽子、穿隔离衣、戴防护眼罩或面罩。接触患者前后应严格洗手,诊疗过的器械或物品应妥善丢弃,或按规范流程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______进展期胃肠恶性肿瘤的处理策略
1.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决定治疗方案:对于病理诊断明确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无合并急症(出血、梗阻等)的患者,胃癌术前T分期≥T2,直肠癌局部分期≥T3的患者,均可行术前新辅助治疗。对于结肠癌局部分期≥T3的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与直接手术孰优孰劣也可以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考虑。新辅助治疗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控制微小转移灶,可能为患者生存带来潜在的获益。为加强术前精准分期诊断。建议所有肿瘤患者都应行多学科联合会诊(MDT)来决定治疗方案。
对于需要安排限期手术的早期病例和不符合术前治疗者,应做好防护措施,并与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严格隔离和分区域进行手术。手术方式尽量选择简单有效的术式,以减轻手术创伤和缩短手术时间。
部分患者放化疗后出现的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缺乏甚至合并发热,或者部分药物可能导致的一过性发热,应跟肿瘤内科医生及时沟通、了解是否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对症处理。
2.肿瘤合并消化道梗阻或出血的处理:胃肠道肿瘤合并梗阻或出血的病例大多数是中晚期患者,可通过内镜或介入治疗解除梗阻或止血,便有可能为手术创造更好的条件。
结直肠肿瘤合并梗阻的患者,如没有合并腹膜炎,肠道支架置入对于解除梗阻,有较高的成功率。肠道支架植入的指征有:(1)结直肠癌伴急性梗阻,保守治疗无效,需要行结肠减压“桥接”手术。(2)对于无法切除的晚期结肠癌,作为姑息治疗的手段。梗阻解除后,可酌情进行新辅助化疗控制肿瘤,同时行充分的肠道准备,可降低手术切除后造口的概率。
对于胃窦肿瘤合并胃潴留、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合并食管梗阻的患者,可留置胃管进行减压,缓解症状。并可尝试于放置肠内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进行减压、营养等支持措施后,可选择进行新辅助化疗控制肿瘤。必要时,可于内镜或介入下放置覆膜支架解除梗阻,从而免于急诊手术。
若肿瘤合并出血,保守治疗及内镜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尝试于介入下进行选择性血管栓塞,控制出血,然而,介入栓塞亦存在胃肠道坏死、再出血及术后肠管缺血狭窄的风险。治疗前应与介入科医师在多学科会诊时详细探讨治疗方案。
对于有腹膜炎表现或合并大出血,以及内镜或介入治疗失败的病例,仍应行紧急手术,手术必须进行严格防护。
3.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术中防护:对于确实需要手术、且患者为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院、疾控中心进行报备,在专门隔离病区进行术前准备,专门的通道进行转运,负压手术室,标准的3级预防是外科医生进行相关手术必需的,麻醉医师在三级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配戴防护面罩,以防飞沫喷溅。
对于下消化道手术应适当放宽预防性肠造口的指征,以免术后腹盆腔感染性发热与新冠肺炎引起的发热混淆。
4.术后处理:对于手术后发热的患者,应高度重视,密切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引流管引流液的性状与量的变化,随时复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指标,必要时复查肺部和腹部螺旋CT。与新冠肺炎相鉴别,对于疑似患者需进行单间隔离。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作为胃肠外科医师,也应积极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知识,把防疫的意识渗透到临床工作的每个细节个每个操作中,时刻绷紧疫情防治的神经,提高警惕,科学应对。众志成城,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担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文章来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我的安宁疗护故事来自一位肺心病医疗同行患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