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医经络常识进入人体经络
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经络脏腑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因为经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经络沟通与人体的内外、上下.左右,使内病显于外,外治达于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身体里面的病通过经络系统会显示在外面,然后通过外治的手法;包括刮痧拔罐,针刺艾灸、推拿按摩等来治疗已达到身体的康复;故古人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经络的主体是14经脉,也就是五脏六腑的12条正经,再加上任督二脉,成为14经脉,还有奇经八脉和无数的络脉,它们一起联系着我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血;就组成了我们一个完整的人体。所以经络是我们身体的一个重要系统。
经络又分阴和阳,五脏为阴,心肝脾肺肾加上心包,都属于阴经
共6条;六腑为阳,小肠大肠胃胆三焦膀胱,都属于阳经,也是6条,
阴经走内侧,阳经一般在外侧、前侧、后侧,其中六条在手上,另外六条在脚上,所以手上称手三阴手三阳,足上称足三阴足三阳。手三阴从胸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到胸。他们都是相互衔接的。
一肺经
肺经在手上,又属于阴经,所以称手太阴肺经,它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向上穿过横膈膜,从肺与气管、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向下沿上臂内侧,下行到肘中,沿前臂内侧边缘,经过鱼际,并沿着鱼际的边缘,出大拇指的内侧端。
?
手太阴肺经一侧11个穴位,分别是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其中中府云门2个在前胸上部,
其余9个分布于上肢。左右共22个穴位,首穴中府,末穴少商。联系的脏腑有胃、肺、咽大肠,所以能够治疗这些脏器和器官所在部位的疾病。
[主治病候]喉、胸、肺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咳嗽、气喘、咳血、伤风感冒、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及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疼痛等。
常用穴位
1、中府——止咳糖浆
定位: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
主治:中府穴是秉承了中焦之气聚于肺经的起始穴,它是宣肺理气、平喘止咳的重要穴位,具有增强肺功能的保健作用。
2、列缺——头颈部的“管家”
定位: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寸半。
主治:古人称雷电之神为“列缺”,寓意为“天上的裂缝”,而肺经也正是从列缺穴这里分支进入阳明经脉的,所以列缺穴中经气很凌厉。“头项寻列缺”,由于列缺通于阳明,所以主治头面部疾患,可防治咽喉肿痛、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牙疼、咳嗽气喘等。
3、太渊——润喉片
定位:在手掌后第一条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央。
主治:太渊穴是通达十二经脉的交会穴,犹如水流汇聚一样,太渊穴能够清咽润肺,通畅经络,可以防治肺部、咽部疾病,对于咳嗽、咽干有较好的疗效。
4、鱼际——紧急退热
定位:在第1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主治: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在我们发热或者是上火的时候,手掌心往往会发烫,鱼际处一定是发红的。这与鱼际的功能是分不开的,鱼际穴主治发热、咳嗽、咽喉肿痛、咳血等热邪所致的疾病。
5、少商——急救穴
定位:在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主治:少商穴能清热、利咽、开窍,是人体的急救穴之一,对于发热、昏迷、休克、咽喉肿痛、流鼻血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多采用点刺放血疗法。
二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商阳穴),沿食指内侧向上,沿前臂前方,至肘部外侧,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大椎穴),再向下进入缺盆,联络肺脏,通过横膈,络于大肠。
其上行支,从缺盆上行颈部,贯通面颊,进入下齿中,再回过来夹口旁,左右交叉,向上夹鼻孔两旁。
[主治病候]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口干、鼻塞、齿痛、颈肿、面瘫、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等。
手阳明大肠经一侧20个穴位,分别是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左右共40个穴位。首穴商阳,末穴迎香。联系的脏腑和器官有肺、大肠、口、上齿、鼻。
大肠经清热、消肿、止痛的效果极佳。
讲大肠经之前,先给大家讲讲大肠是用来干什么的,很多人都认为大肠是用来排便的,其实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包括有一些身体必须的物质),同时形成粪便,推动粪便排出人体。
所以手阳明大肠经是阳气极盛的经络,不然怎么能吸收水分,除了能治疗大肠经的各种疾病外,还能治疗身体其他许多意想不到的疾病。大肠经的功能非常强大,有句话讲得好,肠道一通,浑身轻松!
有的医家将大肠经看做人体中的无名英雄,认为它看上去没有什么广大而显著的功效,但有些特殊的疾病真得需要它亲自出马才行。
大肠经在十二正经的确有着独特的应用,有养阳气、生津液、通腑是其他经脉所不具有的功能。
大肠主津,津(有营养的水分)津液运行正常,皮肤才能滑润光泽;如果津液不足,则皮肤会出现皱纹,同时也会生出多种疾病。
我讲个例子,宋美龄活了岁,她就是一位很会调养大肠经的长寿专家。 据说宋美龄深谙清肠美容之道,每日的清肠按摩是宋美龄每天晚上必做的功课,就像洗脸、沐浴一样。每天睡之前,宋美龄都会让侍从为其按摩手臂和腿部以及关节处,这样做除了活络筋骨,其实也就是按摩大肠经,效果是可以促使血液循环,滑润肌肤,帮助肠胃消化代谢。
肠道有人体第二大脑之称,好的肠道是我们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法宝;反之,肠道的宿便就会成为万病之源,成为人体衰老的加速器!
此外,大肠经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功效,那就是有助于排便了。排便不畅时要敲大肠经在小臂上的那一部分,如果功效不大,则可以改为推法,推二、三间至商阳穴的部分,帮助排便顺畅。
大肠经上的主要穴位。
1阳溪穴在手腕背桡侧一凹陷处
阳溪穴就是把这个阳气像溪水一样灌输到全身去,尤其是灌输到头面。所以它也是能改善头部供血,改善脑部供血,尤其改善眼部的供血。可以治疗明目、治疗眼睛酸涩、眼睛胀痛。 2迎香穴迎香穴的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此穴位不仅可以消除眼部浮肿、预防肌肤松弛,还能减轻肩膀酸痛及鼻塞。 3曲池穴曲池穴的位置在两侧肘部横纹外侧,按压上去有酸重感。曲池穴是一切外感病均可应用的穴位,具有很好的清热泻火作用。还可以降血压、排毒祛痘、也可以治疗各种皮肤病,面颊长痘说明大肠内热,可多刮痧拍打曲池热,需要注意的是,此穴容易造成流产,孕妇禁按。4商阳穴食指指甲根侧上方0.1寸常用于便秘、中风、咽喉肿痛、热病昏迷,大肠内热或咽喉肿痛时,可用缝衣针刺破放血,效果比吃降火药还有效!
5合谷穴——是保健大穴、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原穴就是元气出入之穴,按揉大肠经的原穴就能激发大肠经的元气,元气足了,病气就消除了。
曾经有专家做了一个统计,认为脑中风在得病前最明显的征兆是在大便上。心脑血管患者如果突然出现便秘问题。就要警惕脑中风了;因为大肠中的津液,起润滑大肠的作用,一旦体内湿热过盛,热盛伤津,就会损伤津液,导致便秘。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大肠经有热向上冲,肺气也跟着旺起来。于是,肺经热气上冲脑门,脑必然出问题。最严重的就是脑中风。
所以合谷穴是泄热和镇痛的要穴,还可以治疗痔疮便血、下牙痛、头面部疾病、肠胃病、晕厥急救、各种痛症、
中医有句老话道:“面口合谷收”,合谷可以治疗头面部的所有疾病,如头痛、头晕、面瘫、耳聋、耳鸣、咽肿失音等等,其中治疗牙痛的效果最明显,痛经剧烈时可以针刺或者用力按压此穴,能立马见效。
肩髃穴+扶突穴+天鼎穴——肩颈各种痛、咽喉问题、荨麻疹
每日在卯时,即清晨5—7点是大肠经运行的最佳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喝一杯温开水,促进排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50岁左右女性反复心慌,吃点什么药医生别
- 下一篇文章: 六气七病伤寒治法寒湿风燥暑热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