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这个穴位,可改善肺气之虚,是消除莫名
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169886.html
那么,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对此症状有何应对之法呢?本期掌门师兄跟大家分享一个能够有效消除特发性水肿的穴位,这个穴位是手阳明大肠经之络穴,它的名字叫做:偏历穴。
古代医家认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气、血、痰、湿等邪积聚,可用络穴治疗。如胸部带状疱疹引起的肋间神经痛,可用脾之大络。因此络穴是治疗慢性病的首选要穴。
由于络穴沟通表里二经,故络穴可治疗相为表里的二条经的病症。临床运用可采用原络相配的方法,先病者取原穴,后病者取络穴。
比如说脾阴虚而致腹胀,甚则影响到胃出现纳呆,口干,恶心欲呕,大便干结,治疗先取脾经原穴太白,后取胃经络穴丰隆。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太渊是肺经的原穴。所以偏历配太渊,为原络配穴法,有疏风解表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肺气之虚,主治感冒,头痛,咽喉痛等。下面我们一起来一下偏历这个穴位。
穴位释义
偏历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络穴,出自《灵枢·经脉》。偏即偏离,历即行走,手阳明脉从此穴偏离别行手太阴脉,故名偏历。
偏,不平不正之义。《说文》“历,过也。”《论衡·超奇》:“上通下达谓之历。”此穴当桡骨之桡侧偏背侧处,位于前臂之偏旁,并从此分出旁支,斜络于太阴也。经脉之气由此经历而过,别走太阴,故名偏历。杨上善谓:“手阳明经上偏出此络,经历手臂,别走太阴,故曰偏历也。”
取穴位置
偏历穴位于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膈。取之所别也。
《针灸甲乙经》:风疟,汗不出,偏历主之。癫疾多言,耳鸣,口僻,颊肿,实则聋,龋,喉痹不能言,齿痛,鼻鼽衄;虚则痹,膈俞、偏历主之。目,目,偏历主之。
《医宗金鉴》:肺经里之原穴太渊,大肠表之络穴偏历,二穴应刺之症,即胸胀溏泻,小便频数,洒洒恶寒,翕翕发热,咳嗽喘促,气短,皮肤、肩、背、缺盆麻木痉痛,皆肺、大肠经病也。
《针灸大成》:主肩膊肘腕酸疼,眯目,齿痛,鼻衄,寒热疟,癫疾多言,咽喉干,喉痹,耳鸣,风汗不出,利小便。实则龋聋,泻之;虚则齿寒痹膈,补之。
《针经标幽赋》:刺偏历利小便,医大人水蛊。
穴位功能
此穴为手阳明经络穴,具有分清阳明经郁热,泻除阳明络脉实邪的作用,可治疗邪热郁滞阳明经络所致的头面五官疾患。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鼻衄,耳聋,耳鸣,牙痛,口眼歪斜,喉痛,扁桃体炎等。此穴还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可循经治疗腕臂酸痛等症。
穴位功能一:消除水肿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很容易积蓄“湿毒”,例如:很多人都喜欢吃麻辣烫、火锅、鸭脖等辛辣食品。中医认为这些辛辣之品,极易对脾胃造成损伤,而脾胃运化无力,又很容易生湿邪,时间长了,就产生了“湿毒”。“湿毒”聚集在我们体内无法排除,就造成我们身体局部的水肿。此时,偏历穴就成为了我们身体内的一个“排污口”,通过对偏历穴的艾灸,湿毒排出体内,水肿问题即可迎刃而解。为什么偏历穴是排污口,可以有效治疗水肿呢?
中医认为,肾主二便,换言之,肾主膀胱和大肠。无论是膀胱和大肠,都是排泄废物的,而肺与大肠相表里,偏历穴是大肠经的络穴,下肢水肿,不是因为肾出了问题,而是经络堵了,尤其是大肠经这种气血回流不畅,沉积于下肢引起的,所以,经常艾灸偏历穴,在助于加强气血的回流。
偏历穴的脉气直接与手太阴肺经相通,可调理肺与大肠两经经气,治疗两经病变。肺为水之上源,偏历即可借宣散肺气,清利水之上源,以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小便;又可宣泄阳明经气,加强发汗以祛除水湿,达宣上利下之功而解小便不利水肿之苦。
穴位功能二:治疗龋齿牙痛
合谷穴,在治疗下牙痛方面有特效。今天要说的偏历穴也可以治疗牙痛,尤其是龋齿引起的疼痛。据《灵枢经经脉》记载:手阳明络脉遍历齿中,偏历为手阳明大肠经络穴,"龋"为其主病之一,临床医学发现,牙痛病人偏历穴处多条索状物,且压痛明显,各种牙痛病人,尤其是龋齿病人,以双手拇指按压偏历穴,用力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皆能疼痛立止;因此经常艾灸偏历穴能很好的防治龋齿牙痛。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相关阅读
三大院士呼吁:99%的血栓无征兆,记住一个字,一生无栓!
手上有个“养老穴”每天按摩5分钟,腰不痛眼不花,越活越年轻
血栓致瘫甚至致死!一道古方,清血溶栓,血液畅通无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与
- 下一篇文章: 象数疗法基础八卦对应的人体和病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