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三个案例,学习鳞癌转移
张博-陆医院
一、“冰冻”的鳞癌细胞
1
病例信息女性,70岁。因”发作性胸闷、气短2年,咳嗽、咳痰半年余,再发1周。“住院。有”中心型肺癌“病史12年,曾多次于我院行化疗,目前恢复可。
2
胸水实验室检查3
胸水涂片镜检4
总结该病例为何叫”冰冻“的鳞癌细胞?其实这是小编休假期间收到的标本,当时和同事沟通了一下,再结合患者的病史,写下文字描述:”镜下可见异常细胞,考虑恶性肿瘤细胞。请结合临床,建议进一步检查。”为了将标本保存好,我就拜托同事将沉渣冻存起来。以上图片是我将冻存的标本溶解后制片所拍,所以叫“冰冻”的细胞。
但,等休假回来后查询病例,发现病号已经出院,也没有做病理方面的检查,而且十几年前的诊断报告也无法查到,只是口头和医生沟通了一下,结合“中央型肺癌”的病史和镜下细胞形态,考虑鳞癌细胞。
二、“燃烧”的鳞癌细胞
01
病例信息
等风,等雨,也等你
女性、54岁。主诉:宫颈癌术后放化疗后3年余,化疗后半月。年1月出现梗阻性黄疸,行手术解除胆道梗阻,行肠系膜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鳞癌转移。
胸水标本
1
胸水实验室检查2
胸水涂片镜检腹水标本
1
腹水实验室检查2
腹水涂片镜检02
病理验证及总结
等风,等雨,也等你
病号在经过放化疗以及抗癌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只是无诱因出现了胸水,医生怀疑癌细胞胸腔转移,但是没有确凿的证据。
胸水涂片中可见异常细胞,形态考虑鳞癌细胞,结合病史怀疑鳞癌胸腔转移,病理未报异常细胞。
最终临床也是根据常规细胞涂片结果进行针对性药物治疗,病情缓解后出院。
两个月后再次入院,送检腹水。
腹水涂片同样发现异常细胞,形态考虑鳞癌,结合病史怀疑鳞癌腹腔转移,病理未报异常细胞。
患者肿瘤终末期,体质极差,各脏器逐渐衰竭,后期重在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患者逐渐出现嗜睡,神志模糊,右侧肢体不能活动,考虑脑梗,不排除转移,建议进一步检查,但患者家属要求减轻痛苦,未做脑脊液相关检查。患者家属商议后,决定出院。
以上是这次病例的小结,感谢临床对常规细胞检查的肯定和认可,同时也感觉到常规细胞检查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常规的提示,临床按照病理以及影像学检查也许就考虑炎性渗出而非恶性积液。
三、“腺癌样”的鳞癌细胞
1
病例信息男性,69岁。
主诉:间断头痛、恶心3年,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2年,胸闷半年余,加重1周。医院行颈部彩超示:双侧颈部及锁骨上多发实性低回声(异常淋巴结),甲状腺未见占位性病变;心脏彩超示:心包积液(中等);进一步行胸部CT示:1、纵膈淋巴结肿大,建议CT增强检查;2、心包积液(中等-大量),请结合临床及超声检查;3、左肺上叶陈旧性病变,右肺中叶及右肺舌段慢性炎症,请结合临床。
1
心包积液实验室检查2
心包积液涂片镜检3
病理验证及总结这例着实让小编头疼了。临床送检标本时的诊断为“淋巴瘤、心包积液”,第一时间涂片后就去找淋巴瘤细胞,结果发现了以上异常细胞,恶性程度足够高,但是怎么看都不是淋巴瘤细胞。第一时间联系临床,得知只是医生根据影像学报告得出的初步诊断,毕竟除了淋巴结肿大之外,未见别的异常。
然而镜检所见细胞,结合胞浆胞核形态,小编考虑腺癌细胞,也请教了几位专家老师,他们也是支持腺癌。但是病理的报告结结实实给了我一巴掌。(再次向几位老师道歉,实在不好意思,一不小心给几位老师挖了个坑。)
不过,在文字描述时,只写了“查见异常细胞,考虑恶性肿瘤细胞。请结合临床。”未对分型进行叙述。后来一想,感觉自己好机智。
小结一下
鳞状细胞癌细胞可来自于食道、肺部、肛管、鼻咽部、喉部、支气管、宫颈、外阴部等部位。该类细胞形态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排列较紧密,细胞浆界不清,有站队状或成团状排列,部分胞浆着色偏红。细胞核大小不一,有蝌蚪状、尾形改变,可见呈癌珠状聚集,偶见类腺腔样结构,后者较难与腺癌细胞鉴别。
浆膜腔积液中出现鳞状细胞癌的比例很低,5%~10%。鳞癌细胞体积大小不一,外形多变,兼有腺癌细胞的一些形特征。与腺癌细胞相比,鳞癌细胞有三个相对更明显的特点。
鳞癌细胞无分泌功能或分泌能力较弱,因此分泌泡少见,只见一些单独的细胞体积巨大、核巨大、染色质疏松的细胞,但脂肪空泡及假腺腔样排列仍可见。
鳞癌细胞因在表层上皮较多,常表现为站队状聚集排列或柱状状分布,个别细胞有纤维状、蝌蚪样形态。
鳞癌细胞因表皮易角化,呈嗜酸性或嗜多色性,有时可见火焰状胞浆。
(以上摘自:吴茅老师的《浆膜腔积液细胞图谱新解及病例分析》)
文中几处小标题,对鳞癌细胞的三个描述是小编自己的形容,如误导了各位老师,还请谅解。
齐心抗疫
END
众志成城
往
期
回
顾
01
无症状感染脆弱双核阿米巴病例分享02
无意间开启了虫虫宝藏03
首例肺泡灌洗液图
张博
文
张博
排版
张博
不
- 上一篇文章: 卫生保健肺结核防治知识宣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