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护理化疗出现肺损伤后应避免高浓度
时间:2020-8-11来源:患病影响 作者:佚名 点击:次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内容概述
1、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口腔粘膜炎;腹泻;便秘
2、骨髓移植
3、心脏毒性
4、泌尿系统毒性
5、肝毒性
6、肺毒性
7、神经系统毒性
8、皮肤毒性
Pulmonarytoxicity
肺毒性
1主要药物异环磷酰胺、白消安、博来霉素、卡莫司汀、丝裂霉素、甲氨蝶呤、紫杉类、长春瑞滨、吉西他滨、拓扑替康、伊立替康等。最常见的为甲氨蝶呤和博来霉素。
2临床反应肺毒性发生率为3%~10%,最常见的是弥漫性肺泡损害,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和肺纤维化,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咳血、胸闷、胸痛、肺部罗音,甚至会出现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发绀。
3预防措施在给药前充分评估,有以下危险因素慎用:高龄、累计剂量大、吸烟、有胸部放疗史、合并间质性肺炎、合并应用可能肺损伤的药物等。严格限制累计剂量,博来霉素累计剂量一般不超过mg。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肺部症状及体征,定期做X线检查。由于肺损伤的表现缺乏特异性,一般是通过用药与肺损伤出现时间的关系来排除诊断,确诊难度较大。对于不能用感染解释的发热和呼吸衰竭症状应考虑存在化疗性肺损伤的可能。
4护理要点(1)指导患者戒烟。
(2)嘱患者化疗结束后定时随诊,博来霉素在停药后2~4月内仍可发生肺纤维化。
(3)已出现肺损伤的患者应立即停止化疗,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皮质激素配合抗生素治疗。
(4)由于高浓度吸氧会产生氧自由基而与细胞损害药物有协同作用,因此出现肺损伤后应避免高浓度吸氧,可以给予低浓度吸氧。
文章摘自:《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
以上信息仅供专业人士阅读和运用
中护在线《肿瘤治疗血管通道安全指南》
本平台精心编辑制作,欢迎在线购买,谢谢大家支持~
全书共分五个章节,从肿瘤治疗现状概述、静脉血管通路装置概述、血管通路的建立技术与维护、血管通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化疗治疗的职业防护进行阐述。特别介绍了血管通路建立技术,包括外周静脉血管通路(PVC)技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中心静脉导管(CVC)技术、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技术。血管并发症包括皮肤反应、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异位、导管阻塞、穿刺点渗液、导管夹闭综合征、药物渗漏。加入“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讨论群”,与全国肿瘤护理同行交流知识,同时每天中午十一点半,下午五点半,晚上八点准时分享干货!加群助小丽丽2.0版
- 上一篇文章: 第5讲上年,今年什么人容易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