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诊看头面就知道什么病最全总结
看头面就知道什么病!
最全总结,5分钟上手!(下篇)
1.头发不好?
那是你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图01
望头发识病
头发发黄
·发黄干枯,稀疏易落——精血不足;
·小儿头发稀疏黄软,生长迟缓,甚至久不生发——先天不足,肾精亏虚;
·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疳积病;
头发发白(青年白发)
·发白伴有耳鸣、腰酸——肾虚证;
·发白伴有失眠健忘——劳神伤血;
·发白因先天禀赋——遗传,不属于病态;
脱发
·突然片状脱发,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斑秃——血虚受风;
·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伴眩晕、健忘、腰膝酸软——肾虚;
·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伴头皮发痒、多屑、多脂——血热化燥;
2.小小的眼睛隐藏这么多功能,
快来看看中医的五轮学说
图02
五轮学说
眼睛分区《灵枢·大惑论》:
·瞳仁——肾——水轮;
·黑睛——肝——风轮;
·两眦血络——心——血轮;
·白睛——肺——气轮;
·眼睑——脾——肉轮;
图03
五轮学说
眼睛颜色:
·白睛发红——肺火、外感风热;
·两眦赤痛——心火上炎;
·睑缘赤烂——脾有湿热;
·全目赤肿——肝经风热上扰;
·白睛发黄——黄疸(湿热、寒湿);
·白眦淡白——血虚、失血;
·目眶周围色黑——肾虚水泛、寒湿下注;
·目生翳——邪毒侵犯、肝胆实火、湿热熏蒸、阴虚火旺、眼外伤、某些全身疾病、小儿疳积;
图04
目瞤(不停眨眼)——风热外袭
眼睛形态异常:
·昏睡露睛——脾胃虚衰,吐泻伤津,多见于小儿;
·昏睡露睛——某些神识昏迷病人见之——神明失主,危重;
·双眼睑下垂——先天不足,脾肾亏虚;
·眼睑下垂——单眼睑下垂——脾气虚衰,外伤;
·目瞤(不停眨眼)——风热外袭,贼邪不泄,或血衰气弱,经络失养;
3.鼻子好不好,
健康全知道
图05
鼻头红肿——胃热、血热
口形六态,不同的口形有不同的疾病
·口张——开而不闭虚证;状如鱼口,张口气直,但出不入——肺气将绝;
·口噤——口闭而难开,牙关紧闭——中风、痫病、惊风、破伤风、马钱子中毒;
·口撮——上下口唇紧聚——新生儿脐风、破伤风;
·口?——口角向一侧?斜——口癖、中风;
·口振——战栗鼓颌,口唇振摇——阳衰寒盛;
·口动——口频繁开合,不能自禁——为其虚弱;
·口角掣动不止——热极生风、脾虚生风;
4.口型六态,
不同的口型有不同的疾病
图06
小儿张口睡觉大多气虚
·口张——开而不闭虚证;状如鱼口,张口气直,但出不入——肺气将绝;
·口噤——口闭而难开,牙关紧闭——中风、痫病、惊风、破伤风、马钱子中毒;
·口撮——上下口唇紧聚——新生儿脐风、破伤风;
·口?——口角向一侧?斜——口癖、中风;
·口振——战栗鼓颌,口唇振摇——阳衰寒盛;
·口动——口频繁开合,不能自禁——为其虚弱;
·口角掣动不止——热极生风、脾虚生风;
5.咽痛咽炎?
如何辨寒热?老中医一招教你
图07
咽痛
·咽喉部深红,肿痛明显——实热证——肺胃热毒壅盛;
·咽喉部嫩红,肿痛不显——阴虚证——肾阴亏虚,虚火上炎;
·咽喉部淡红漫肿——痰湿凝聚;
6.脸上皮肤病?
一目了然,十句话总结
图08
阳斑——外感病——内迫营血
·斑疹——斑为阳毒,疹为太阴风热;
·阳斑——外感病——内迫营血;
·阴斑——内伤病——阳虚寒凝气血;
·外伤——血不循经,外溢肌肤;
·麻疹——风蕴热毒,内迫营血;
·风疹——风热时邪,侵袭肺卫;
·白?——外感湿热;
·水痘——外感时邪,内蕴湿热;
·湿疹——湿热蕴结,郁于肌肤;
·热气疮——外感风热、肺胃蕴热;
望脸识病注意事项:
1、知常达变,综合判断
知道病人平常的面部状况,或者把病人放在正常人中对比,一旦病人面部状态有变化,便可以综合判断;
2、整体为主,荣枯为要
看面识病又不能只看面识病,还要看患者整体机能,临床的诊断,四诊合参;
3、排除干扰,辨别假象
光线、昼夜、情绪、饮食等等都有可能影响患者的面色跟面部情况。
以上就是今天头面望诊的全部内容,如果您发现自己有以上方面的问题,欢迎扫码咨询,您可以获得详细的解析和专业医师的相关建议。
打开
- 上一篇文章: 三种排肺毒食物,一定要记住,每天吃一点,
- 下一篇文章: 临床医师床旁警句5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