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耳穴贴预防疫病

时间:2021-3-9来源:肺肿病常识 作者:佚名 点击:

前天受邀为武汉的社区群众讲解耳穴防治疾病,因为时间有限,怕讲的不够清楚,所以今天再做一番整理,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讲课大纲为:1、耳穴预防2、耳穴退烧3、耳穴除寒4、耳穴止咳5、耳穴祛痰6、耳穴安神耳穴贴的制作:非常时期,快递都停运,如何弄到耳穴贴呢?不怕,我们可以自制耳穴贴。家里有绿豆的就用绿豆,没有绿豆的就用小米,没小米的大米也能用。然后找一块风湿膏药贴,就是老年人最爱贴关节的那种,剪成小方块,大小能包住绿豆或小米即可。风湿膏本身就有疏经通络的作用,所以要比一般的胶布效果好,家里若是没有,就用普通的胶布。1、耳穴预防:这次疾病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湿,看一线传来的舌苔照片,普遍都有三焦经阳虚,导致湿郁化热,湿阻中下焦的现象。所以我们要选择的耳穴第一个就是三焦,它有理气止痛、补心养肺、健脾益胃、补肾利水、化气输精、生津止渴、通利关节的作用。单用此穴,如果刺激到位,就会出现腹泻,这就是排湿的现象,所以耳穴三焦也是利湿大穴,贴这里的话如果没有绿豆,最好多用几粒米,这样覆盖的就比较到位。根据舌象,还能看到不少病人有心气亏虚,心肺气虚的现象。我们也看了报导,有些人携带病毒但自身没有任何症状,却能传染身边的人。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抵抗力的差别,正气在内,邪不可干,当人正气虚的时候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容易入侵。经常晚睡或睡眠不好的人,舌上心区就会有塌陷或裂痕,这次患者很多人都具备这样的舌象。所以耳穴心也是必选的。心穴有强心、宁心安神、清泻心火等功能,这次病患的舌象舌尖红也是心火旺的一个表现。另外,脾穴和胃穴也是必贴的,“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穴能消肿利湿,脾为后天之本,能调节消化系统功能,提补中气,现代医学理论认为脾为免疫器官,选用脾穴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年是个暖冬,相火不藏,所以不适合吃煎烤烹炸的食物,而且根据《六元正纪大论》,己亥年,灾五宫,人体是中宫脾胃。去年年末甲流横行,我儿子为庆祝自己得奖吃了德克士炸鸡,当晚便痰多咳嗽,次日即高烧,而且当时有不少患儿家长反馈在发烧前都有吃炸鸡的经历,所以清淡饮食是关键,否则伤了脾胃,脾胃为正气化生之源,受损便正气不足,易发疾病。贴上脾穴、胃穴可以提升消化能力,增强抵抗力。肺这个穴位也是必须要用的,武汉肺炎,根据《黄帝内经》,己亥年少阳在泉,客气六气少阳主事,当是少阳火气为病,又逢庚子,金运太过,其气不当至而至,金火相烁,肺病发作。年己亥,寅申巳亥,发病者多。肺能通调水道,也有利湿的作用。肺还主皮毛,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就是皮肤和粘膜,而这些都归肺管。既然提到了少阳火气为病,这次的病人还多有口苦,所以耳穴胆也可以考虑选用,根据解剖定位,最好选右耳来贴。另外配上肾上腺、皮质下、风溪等穴,可以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提升整体的免疫力。注意风溪这个穴位是在耳轮结节内侧,所以图上我画的一半是虚的,就是这个意思。最后贴上咽、喉、内鼻这几个穴位,外感时,是不是先是这三个部位感到不适呢?所以贴上它们,增强它们的抗力,就能更好的保护自己!2、耳穴退烧:冬春季节转换,本来就很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如果出现发烧,不要恐慌,先在耳尖穴放血,大多都能体温恢复正常。耳尖穴非常好找,把耳朵从后往前折叠,折叠的最高点就是耳尖穴。此穴从传统经络来看:“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耳上角就是耳尖穴。“三焦手少阳之脉……侠耳后直上,出耳上角……”,膀胱经和三焦经是我们治疗外感最常用的经络,而耳尖穴是这两条经所过,所以它退热功能很强。而且这里还是现代医学认为的三抗一提的穴位,三抗是抗感染、抗风湿、抗过敏,一提是提升免疫力。操作也很简单,酒精棉球穴位消毒,然后让患者屏住呼吸,用血糖针迅速点刺一下即可。这个穴位除了退烧,降血压也是非常快的。3、耳穴除寒:这次疫病还有个特点,很多人会出现彻骨的寒冷。普通的外感有些也会感到寒冷,那么怎么利用耳穴来除寒呢?可以用下面这组穴位。首先是热穴,能改善外周血液循环,提高皮肤温度,“热穴活血通下肢”,它对于下肢血液循环障碍和肢体怕冷特别有效。贴上后捏住耳贴往上提捏,同时跺脚,可以加速下肢热起来。外感时,首先容易感到肩背发冷,“耳大神经通肩背”,用上它就能缓解肩背的僵冷。阳虚的人容易手脚冷,俗称末梢循环不好。“枕小神经通肢末”,枕小神经这个穴位可以治疗后头痛(外感症状之一)、四肢末梢关节痛、四肢末端血液循环不良。皮质下能调整全身的疾病,交感对血管舒缩功能有调节作用,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流通。所以这五个穴位能够驱寒。4、耳穴止咳:最近咳嗽的人很多,由于疫情,很多人一咳嗽就紧张,不妨也先自救一下吧。有条件的,先耳尖放血消炎,这里平喘穴是主穴,它是止咳平喘的要穴,单穴就很好用,有次去奉化旅游,当地朋友请我们到海边吃饭,一个小伙伴后脑对着窗坐了下来,海风很大,不一会,他就狂咳,我起身关了窗,然后掐他这个穴位,不到一分钟他便不再咳了。神门和枕是镇静穴,贴上也可以缓解咳嗽。肺、气管、支气管都有止咳的作用。5、耳穴祛痰:有没有发现,最近很多人痰多,痰也是造成咳嗽的原因之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心为炼痰之地,所以,这几个穴可以先用上。脾开窍于口,口穴可以帮助消化吸收,在食道和贲门穴之间还有个排痰穴,此穴是我一个老师在八十年代发现,知之者甚少,今天把它分享出来。三焦前面已经讲了。大肠与肺相表里,刺激它可以通便,腑路通畅,就能气机调畅,痰化咳停。6、耳穴安神:疫情之下,难免恐慌。但老祖宗说了“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是……可是话虽好,臣妾做不到啊!那天看到一则新闻:总是感到紧张焦虑对健康也是有影响的,那应该怎么办呢?这组穴位来帮您!第一步还是有条件就耳尖放血,能清利头目,保持冷静。神门和枕镇定安神,肝穴最好贴右耳,能疏肝解郁。心穴宁心安神,皮质下调节大脑皮质功能,能治疗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所致的疾病,如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情绪不稳定、紧张、忧郁、焦虑等。身心穴和快活穴一个在耳垂的前面一个在耳垂的后面,前后对贴,就能让人身心快活啦!贴完耳穴只是第一步,后续还要注意什么呢?请看《中医给您贴了耳穴后应该注意些什么?》

最后,希望大家正视疫情,不恐慌,不轻视,早睡早起,清淡饮食,安神定志,养好身体,提升免疫,涵养正气!

祝大家平安健康!武汉加油!方寸山

纯中医

向道之心



转载注明  http://www.pbemw.com/fzbcs/1257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肺肿病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