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英医心守望远山深处
时间:2025/6/27来源:肺肿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次
客家新闻网温颜萍叶俊“既然选择了救死扶伤的职业,就无法选择病人和病人得病的时间。”年一次深夜出诊后,定南县岿美山镇寨头村的村医何美英在信纸上写下了这样一行真挚的话。提到何美英,村里无人不竖起大拇指。何美英是邻县龙南临塘人,从一个异乡客变成家喻户晓的村医,她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里扎根,一待就是22年。图为何美英正在上门为村民量血压。学医路漫从初心变成本心“父亲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何美英说,“我从医的念头最初来源于父亲。他是一位人民教师,在他的观念里,医生和老师都是神圣的职业。”年,本想成为教师的何美英中考落榜后,情绪一落千丈,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躺就是几天。父亲隔着窗子,语重心长地对她说:“难道你就这么软弱?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学医不也是崇高的职业吗?”父亲的话犹如一盏灯,为迷茫的何美英照亮了前行的路。于是,何美英白天在家干农活,晚上就在灯下攻读医书,几年后,有了理论知识的何美英又在弟弟的诊所里帮忙,进修临床经验。年,何美英的哥哥在定南县岿美山镇教书,他每次走山路回家时都要经过碧水蜿蜒、青山叠嶂的寨头村。有一次,哥哥走到寨头时突然头晕眼花,艰难来到诊所才发现村医室大门紧锁,屋内落满灰尘,已经闲置很久了。两千多人的美丽村子,却连一家正常经营的诊所都没有,遇上突发疾病,村民要靠竹担架抬出大山。他便对妹妹何美英说:“你不是学医吗?为什么不到寨头开一间诊所呢?”恰好这时,何美英经人介绍嫁给了寨头村的黄建东,黄建东的父亲是当地镇上一位有名的医生。何美英结婚后,便跟着公公潜心学习医术,白天随公公望闻问切、辨证施治,晚上就自学到深夜。三年寒窗苦,不负有心人,何美英终于考取了医师执业证。年的冬天,“寨头村卫生所”的招牌挂在了一间小小的平房上头,寨头村的村民们迎来了第一位女村医。诊所一开张,许多患者就抱着新奇的心态上门。何美英用心诊治,从破晓忙到天黑,亲切的态度、扎实的医术,一下就让村民认可了这个年轻的女村医。不分昼夜是医生更是亲人“是阿美把我从鬼门关救回来的,要不然我这条命就交待了!”黄世华坐在村委会门口的大树下纳凉,提起这件事,他仍心有余悸。年10月的一个凌晨,独自一人在家的黄世华突然感到胸口发闷,接着就眼前发黑、冷汗淋漓,他赶紧拨打何美英的电话,刚说了一句“阿美,我不舒服……”就说不下去了。何美英和丈夫拨打后,第一时间赶到他家,发现病人已经昏迷,何美英一摸还有脉搏,立即果断进行施救,医院的救护车赶来。笔者来到何美英的诊所时,发现屋里坐着六七位老人,她们摇着蒲扇正在闲聊,并非都是来看病的。这个小小的诊所俨然成了村里老人们的活动中心,屋子里洋溢着暖暖的笑语。老人们得知笔者是来采访的,都争先恐后地给我们讲起了何美英的故事。图为何美英正在骑车出诊。年冬天的半夜里,何美英被一个电话从睡梦中惊醒。“何医生,赶快去救我爸,他的肺心病又犯了,我们都在外地,赶不回来。”79岁老人张开贤的儿子在电话里带着哭音。她赶到患者家中时,老人斜靠着被褥,抱着个枕头,断断续续地对何美英说:“阿美,我这里有纸和笔......我这次是怕是过不去了......”何美英柔声对老人说:“大伯,别担心,我在这里,马上就到。”简短而又坚定的话语给予老人巨大的力量,老人的情绪也渐渐稳定下来了。一边精准干练施救,一边亲切安慰老人,此时的何美英就如儿女般陪着老人,直到屋外传来救护车的警笛声。何美英刚给一位老人量完血压,提起这些事,这位村医笑得有些腼腆:“我就是做了医生的本职工作,也没做什么大事。”二十多年过去,青壮年都外出务工或者搬离了贫瘠的寨头村,只留下一些老人,对他们来说,何美英不仅是救死扶伤的医者,更是贴心知心的亲人。无私奉献舍小家只为大家“我最亏欠的,就是两个孩子。”当我们问到她的家庭时,这个在患者面前一向坚强镇定的何美英,不禁泪湿眼眶。何美英说,由于工作的原因,她不得不缺席了儿女的成长。村里小学的拆并后,两个孩子都要到镇上县里去上学。丈夫在林场上班,她又要守着这个诊所,孩子便只能托给亲戚照顾。只有放假的时候,他们才能回家,匆匆短聚,便要分离。何美英的儿子黄求星如今已成年,长大懂事了,更能理解父母一些;可女儿黄影星年龄尚小,又在县城上小学,每到要回去上学的时候,小影星就是不愿意出门。有时候,小影星拉着妈妈的衣角,哭着问:“为什么别的孩子都有妈妈陪?”何美英只能哽咽地抱着女儿,泪水滚滚流下。离别时,何美英每次都狠心让丈夫去送女儿出门,她则倚着门框偷看,背过身去默默擦眼泪。从当初的儿子到现在的女儿,一样的牵挂和无奈,一样的自责和伤痛,何美英在这十多年里,煎熬了两个轮回。曾经,也有人劝何美英离开这个小诊所,甚至张罗着给夫妇俩介绍工作,这样既可以照顾孩子,收入又高得多。“可是,我走了,这些村里的老人们怎么办?我放心不下。”思来想去,何美英还是咬牙对丈夫说出了这番话。丈夫也很支持妻子的决定,这么多年都已经过来了,那就坚持下去吧。如今的何美英依旧开着这间诊所,二十二年如一日,只要村里人打电话来求医,她便立即赶到。为此,她还专门学会了骑摩托,就为了能尽量减少路上的时间,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村支书张三秀说:“阿美医术过硬,勤恳认真,责任心强,大家都喜欢她信任她,也都离不开她。”时光荏苒,被何美英医治过的人们陆续离开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去了外面更大的世界,村里渐渐减少到两百多人。何美英依然坚守在诊所,这一守就是大半辈子,她的人生已经和这间小小的诊所、这个小小的山村紧紧地相连在一起。
- 上一篇文章: 行走的病历本一辈子健民新华社客
- 下一篇文章: 注意心衰更偏爱这几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