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好的人,这6类人群当心癌变中医养肺
肺有五怕:怕热,怕燥,怕湿,怕脏,怕寒,目前正值夏季,天气燥热,湿气重,最容易出现咽喉干痒、咳嗽咳痰的症状。时间久了,肺脏就会失去滋养,不仅会逐渐造成肺部功能下降,呼吸困难,更无力抵抗外界的细菌、病毒、尘螨等有害物的侵袭,尤其是肺结节、慢阻肺、哮喘等肺部疾病患者,甚至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张永生主任受邀做客《大医本草堂》
我们该如何科学正确预防、治疗肺部疾病呢?今天我们邀请到北医院呼吸热病科张永生主任,我们来听听北京专家怎么说!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剑桥大学访问学者
北京知名呼吸疾病专家
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姜良泽教授
北医院呼吸热病科
擅长运用中医的消癥散结法,治疗各种结节疾病,尤其是肺结节、慢阻肺、哮喘等。以及肿瘤放化疗后等多种难冶性疾病及疑难杂病。
张永生博士
北医院
中医常讲,肺为娇脏,但主一身之气,全身血液也流经于肺,又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因此,肺系一旦受损,很可能伤及全身。
肺部问题不是小事情,千万不能大意,我见过很多的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咳嗽、痰多、乏力等症状,开始不注意,确诊的时候已经晚期了,后悔莫及!
所以,建议大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一定不要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1年龄越大,肿瘤的可能性增大;
2有长期吸烟或者二手烟的人群;
3有肺癌家族史或身体别的器官有明确恶性肿瘤的人群;
4结节不规则,周边有毛刺样,特别是短毛刺,提示肺癌的可能性高;
5相比于下叶肺,结节位于上叶肺,肺癌的可能性更高;
6结节增长速度越快,恶性可能越大。
张永生主任提醒:以上6类人群,更要加倍注意身体的变化,发现异常请及时就医,千万不能大意!
大约有80%的肺结节是良性的,从性质上划分,肺结节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可能是感染愈合后的疤痕或良性肿瘤,多年不会有变化。而恶性结节则可能是肺癌或转移癌。
按照结节大小划分,直径小于0.5cm为肺微小结节,在0.5-1cm之间为肺小结节,在1-3cm之间为肺结节。
需要注意,3cm以下的结节大多诊疗预后良好;一旦结节直径超过3cm,则被称为肿块,要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
以影像中结节的密度划分,可以分为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和混合结节。
其中,磨玻璃结节更加常见,约占1/3左右,呈现出云雾状,多为良性。但当其恶变时,易形成肺鳞癌,且男性高发;
实性结节是一个清晰的白色圆点。这两种结节恶变几率都不高。
最为危险的是边缘不清晰,有分叶、毛刺、空泡、凹陷以及血管穿行,并且体积大于1cm的混合结节,它是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的混合体,有高达60%的可能性是恶性肿瘤!
胸部低剂量螺旋CT对于筛查肺部细小结节非常有效,大约每人里就有6个人会发现一个或多个肺小结节。
除此之外,胸部X线平片也能帮助发现中期的肺结节阴影、肺门淋巴结肿大等相关情况。但相对而言,低剂量螺旋CT的影像更为清晰。
建议健康人群每年做一次胸片,45岁以后每3-5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肺结节高危人群40岁以后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
1、远离烟尘环境
据统计,吸咽者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为74%,而不吸烟者仅为4%。即便戒烟,在之后的15年内仍有较大可能患肺部疾病。
香烟中的有害物质还会积存在环境中,成为二手烟、三手烟。油烟、粉尘、装修污染和雾霾等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应尽量远离烟尘环境,做到少烟、无烟。
2、查出结节定期随访
查出肺结节时会先安排随访,指的是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结束后也需要定期随访,指的是复查。
健康人群查出1cm以下肺结节,需在6-8个月时随访,若无增大,可再次在18-24个月时随访,这次再无变化可不做处理。
肺癌高危人群查出肺结节,需在3-6个月时随访,若有增大可能会进行手术切除。肺结节存在一定复发率,切除过1cm以上结节的人,应在手术后第3、6、9、12、24个月都进行复查。
温馨提示
疫情时期,为避免交叉感染,专家建议您及时通过远程视频沟通的形式沟通病情,北京专家针对病情一对一解答。具体如何联系北京专家,文末有详细介绍。
疫情期间,为避免交叉感染又可以高效解决患者看病问题,今天专家为大家开通了远程视频沟通病情服务,所有咨询患者均享受以下绿色服务:
①随时随地咨询专家服务;
②享受与专家一对一服务;
如果您有肺结节、慢阻肺、哮喘等方面的疾病问题想要咨询,长按下方图片
- 上一篇文章: 一文详述,骨科手术围手术期贫血诊断与治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