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中药葶苈子
一.今天先分享图片
这也是中药?这不是我们小时候常见的"芝麻盐”吗?别急,先等一下,再看下图!
??
这不是麦蒿吗?小时侯没少在麦地里除麦蒿,属麦地里杂草!它也是中药?是的,上面两种开春就到处生长的杂草就是一种中药,用药部位为干燥成熟的种子!并且上两种同属于一个中药品种--葶苈子,“芝麻盐”有的地方叫“辣辣菜”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干燥种子是“北葶苈子”;“麦蒿”有些地方叫“米米蒿”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干燥种子是“南葶苈子”。虽然不太为老百姓待见,但都属于《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吆!可见在中药界也有相当的地位!二.药材到底长的什么样?请往下看!我们药房的葶苈子饮片我在体视镜下拍的播娘蒿种子(南葶苈子)1
我在体视镜下拍的播娘蒿种子(南葶苈子)2
翻拍王满恩老师北葶苈子放大图片
葶苈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属下品!临床使用具有相当的历史,是治疗痰涎雍盛咳喘、利水强心常用药!今人亦常用葶苈子治疗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用于强心利尿,常配伍应用,效果显著!
三.再看看《中国药典》是怎么说的?葶苈子TingliziDESCURAINIAESEMENLEPIDIISEMEN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sophia(L.)Webb.exPrantl.或独行菜Lepidiumapetalum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北葶苈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南葶苈子呈长圆形略扁,长约0.8~1.2mm,宽约0.5mm。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纵沟2条,其中1条较明显。一端钝圆,另端微凹或较平截,种脐类白色,位于凹入端或平截处。气微,味微辛、苦,略带黏性。
北葶苈子呈扁卵形,长1~1.5mm,宽0.5~1mm。一端钝圆,另端尖而微凹,种脐位于凹入端。味微辛辣,黏性较强。
辛、苦,大寒。归肺、膀胱经。
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
3~10g,包煎。
置干燥处。
我制作的独行菜(北葶苈子)标本1
我制作的独行菜(北葶苈子)标本2
我制作的播娘蒿(南葶苈子)标本
四.为什么叫“葶苈子”呢?
葶苈子的命名缘由,是这样的,《名医别录》称作“丁历”,为叠韵联绵词“滴沥”的书写变体。本品功善利水,治小便滴沥,为草本植物,从“草”则加草字头作葶苈。别名有大適、大室(《神农本草经》),丁历(《名医别录》)等。(张廷模老师考证)
五.南北葶苈子是怎么分的呢?为什么我们山东都很多呢?
独行菜主产于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所以习称为北葶苈子,播娘蒿主产于江苏、安徽、山东等地,所以习称为南葶苈子。怪不得我们山东两种都很多,原来我们是处于南北分界处,一说南北,我还以为长江南北呢!原来主产区都在祖国的偏北方啊!现在市场上南葶苈子占主体,估计是因为南葶苈子产量比北葶苈子高的原因吧!
注:南北葶苈子共生,和谐相处,在我们滨州随处可见,不信见下图,昨天刚拍的噢!
??七.有人说独行菜、荠菜小时候很像,怎么区分呢?
荠菜和它一样,都是十字花科的草本植物,在未开花结果之前,它们的嫩苗都十分的像,并且两者分布区域也差不多,遍及全国各地,尤其是在农田附近,更是常见。而人们挖野菜也基本都是挖嫩苗,因此即便是资深的老农民,有时候都会把独行菜和荠菜认错。由于现在两种均到开花结果期,已经过了挖野菜的时节!在此,咱做个约定,放到明年开春,咱再说吧!把几种野菜的区别都说一下,来个野菜开会!你看如何?
先看看现在结果时的区别吧,很简单的
是不是一看便知吆!很好区分!八.独行菜和播娘蒿能不能当野菜来吃呢?
独行菜和播娘蒿与荠菜、马齿苋等明星野菜相比,从口感和认可度差的还是很远的,要说能不能吃,都曾入选《救荒本草》,证明是可以当野菜吃!不过两者比较而言,播娘蒿也就是麦蒿口感更好一些,独行菜基本作为野菜荠菜的混淆品,基本没有采着吃的!近年來,野菜品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来不吃或者很少吃的麦蒿,在农家乐店和农家饭中很常见。麦蒿的一般吃法是拌上玉米面下锅來蒸面团,麦蒿的吃法还有焯水后凉拌,包饺子等,据说山东省东平县、汶上县春天常常用米米蒿做糊豆,清香、味美,是当地独有特产。
麦蒿菜团子
蒜拌麦蒿
麦蒿饺子
(注:以上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九.健康小贴士:特别提醒,不要步入野菜误区!大家都在说春天野菜多,野菜营养价值高,我个人认为应遵循一个原则,对于野菜我们的前辈在以前几乎是能吃的都吃过,对于野菜的选择,现在老人常挖来吃的肯定是最佳的野菜品种!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的人肯定很清楚,什么菜好吃可常吃,什么菜不好吃不能常吃!所以,我反对野菜泛化,原来从不吃的现在都尝试者吃之,且高调宣传其营养价值!肯定是不可取的。老百姓眼睛是雪亮的噢!我们应该相信群众!切不可追风什么野菜都挖着吃!即使是别人适合的野菜,也不见得适应你吃,因人而异,如有不适,及时停止食用噢!
十.专业讨论
1.《中国药典》要求葶苈子煎煮时需包煎,有人研究结果包煎会降低有效成分溶出,建议不包煎,是否包煎时易粘结成块造成?不知同行是否有研究分享?医院现在仍按药典要求包煎!
2.《名医别录》说葶苈子“久服令人虚”。可能是其辛、苦、大寒,利水作用峻猛,久服会伤人正气;曾有人研究显示长期服用葶苈子,易致低血钾,建议使用葶苈子时要定时检查血钾浓度,建议临床医师应当注意。
(本期参编孙爱菊审稿朱同贞)
下期更精彩!继续- 上一篇文章: 一根针几分钟,定点清除肺肿瘤记肿瘤二科
- 下一篇文章: 李翰卿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