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时间:2020-11-1来源:肺肿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次
考点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与发病机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密切相关。如病人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原因,即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肺纤维化。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反复发作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1.慢性支气管炎病因①吸烟:重要发病因素;②感染:是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③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④空气污染;⑤其他:机体内在因素,如呼吸道防御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不良等。2.肺气肿的原因①疾病发展: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其次为支气管哮喘、空洞性肺结核、尘肺等。②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两者不足均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产生肺气肿。1.题型:单选题(1)慢性支气管炎起病、加重和复发的基本原因是A.呼吸道感染B.大气污染C.吸烟D.植物神经功能失调E.气候变化(2)COPD最常见的病因是A.慢性支气管炎B.支气管哮喘C.支气管扩张D.矽肺E.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答案:(1)A,(2)A考点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表现1.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将慢支分为两型三期。两型:①单纯型: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②喘息型:有咳、痰、喘息并伴有哮鸣音。三期:①急性发作期:指病人1周内出现炎症表现;或指1周内咳、痰、喘症状中任何一项明显加重者;②慢性迁延期:咳、痰、喘迁延达1个月以上;③临床缓解期: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维持2个月以上者(1)咳嗽:慢性咳嗽,一般以晨间咳嗽为主,白天咳嗽较轻。体征:急性发作期在背部和两肺下部闻及散在干、湿性音,咳嗽后可改变或消失。(2)咳痰:以清晨排痰较多,一般为白色粘液或浆液泡沫痰。起床后或体位改变时,可引起刺激而致排痰。有细菌感染时,可出现粘液脓性痰、畏寒、发热,或咳嗽加剧、痰量增加。(3)喘息:支气管痉挛者可出现,反复发作。体征:可闻及哮鸣音和呼气延长。2.肺气肿的临床表现(1)症状: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活动后加剧。(2)体征:桶状胸,呼吸活动减弱,触诊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肝上界下移;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心音遥远。(3)并发症:自发性气胸、肺部感染、肺心病。3.COPD的严重程度分级:①0级(高危):肺功能在正常范围;②Ⅰ级(轻度):FEV1/FVC<70%,FEV1≥80%预计值;③Ⅱ级(中度):FEV1/FVC<70%,50%≤FEV1<80%;④Ⅲ级(重度):FEV1/FVC<70%,30%≤FEV1<50%;⑤Ⅳ级(极重度):FEV1/FVC<70%,FEV1<30%。1.题型:单选题(1)患者男性,50岁,反复咳嗽,咳痰5年,近2年常伴有发作性憋喘,时轻时重,查体双肺散在哮鸣音,双下肺可闻及湿音,诊断是A.支气管扩张B.支气管哮喘C.肺癌D.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E.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2)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分级标准是A.FEV1/FVC<70%B.FEV1/FVC≥80%预计值C.FEV1/FVC<80%预计值D.50%≤FEV1<80%预计值E.30%≤FEV1<50%预计值答案:(1)E,(2)D考点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辅助检查1.肺气肿X线检查:①胸廓扩张;②肋骨平行,肋间隙增宽;③膈降低且变平;③两肺透亮度增加;④肺血管纹理外带纤细、稀疏和变直,而肺门和内带肺血管纹理增粗;⑤心脏狭长呈滴状,心影缩小。2.肺功能检查:①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l/FVC)<70%;②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③残气量增加,残气量/肺总量超过40%。3.血气分析:随病情进展可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1.题型:多选题有关肺气肿的X线检查结果正确的是A.胸廓扩张B.肋间隙增宽C.膈降低平D.两肺透亮度增加E.心影缩小正确答案:ABCDE考点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1.主要护理诊断①气体交换受损与通气或换气不足有关。②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分泌物增多粘稠、无效咳嗽有关。③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降低、呼吸困难有关。④活动无耐力与日常活动时供氧不足、疲乏有关。2.护理措施重点是气体交换受损的护理。(1)环境和体位:室内环境安静、舒适,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冬季避免直接吸入冷空气、戒烟。病人取舒适体位。(2)病情观察:观察病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的程度。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状况。(3)用药护理:应用抗炎、止咳、祛痰、平喘等药物。(4)呼吸肌功能锻炼: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气、膈肌起搏(体外膈神经电刺激)、吸气阻力器呼吸锻炼。1)腹式呼吸法:①指导病人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初学以半卧位容易掌握,两膝半屈,使腹肌放松。②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③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手感向上抬起,胸部手在原位不动;④呼气时,腹肌收缩,增加呼气潮气量。⑤腹式呼吸只能在疾病恢复期进行,每天训练3-4次,每次重复8-10次。2)缩唇呼气法:①指导病人呼气时腹部内陷,胸部前倾,将口唇缩小,尽量将气呼出,以延长呼气时间。②吸和呼时间比为1:2或1:3,尽量深吸慢呼,每分钟7-8次,每次10-20min,每天训练2次。(5)氧疗护理:一般采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每日15h以上。维持Pa02在60mmHg以上,既能改善组织缺氧,也可防止因缺氧状态解除而抑制呼吸中枢。氧疗有效的指标为:病人呼吸困难减轻、呼吸频率减慢、发绀减轻、心率减慢、活动耐力增加。1.题型(1)多选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正确的措施包括A.吸气时挺腹,呼气时收腹B.用鼻吸气,用口呼气C.吸气与呼气比为1:1.5D.持每天训练3~4次E.只能在疾病恢复期训练(2)单选题:关于缩唇腹式呼吸的作用机制哪项最恰当A.增强吸气力量B.增强呼气力量C.增强膈肌收缩力D.增加气道内压,延缓小气道的陷闭E.降低气道内压,延缓小气道的陷闭(3)病例分析题:病人男,68岁。反复咳嗽、咳痰30余年,伴进行性呼吸困难3年,近两天受凉后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出现发热和咳黄痰,急诊拟为“COPD并肺部感染”车床入院。嗜烟40年,每天1包。身体评估:T37.8℃,P116次/分,R28次/分,Bp140/65mmHg;半坐卧位,神清向合作。呼吸浅促,以双下肺较为明显;HR116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全身皮肤无发红、破损、皮疹或出血点。辅助检查:(1)血常规:WBC11×109/L,中性球:0.75;(2)X线检查:双肺纹理粗乱、双下肺可见片状阴影;(3)血气分析:PaO248mmHg,PaCO266mmHg(针对病例提出4个主要的护理诊断,并列出相应的护理要点)答案:(1)ABDE,(2)D果果呐
- 上一篇文章: 原发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 下一篇文章: 慢性肺心病为什么会出现脚肿如何判断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