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贴ldquo三伏贴rd
盛夏,正是养阳气的最佳时机
冬病夏治之三伏贴
正是养阳的一个重要手段
01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特色疗法,其源自于清朝,又名天灸。是在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内病外治"、"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的理论指导下,以经络理论及中医时间医学为基础,选用辛温芳香、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研末调制,在"三伏天"敷贴于特定穴位,使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一种外治疗法,体现了中医学传统的"治未病"思想。
02
为啥在三伏天开贴
因为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通过药物和穴位、经络的双重作用可以达到助阳气,扶正气,祛除体内沉寒痼冷之宿疾,达到不发病或少发病的目的。
03
三伏贴是有讲究的
1.三伏头一天是“三伏贴”的正日子?
许多人以为
三伏头一天才是“三伏贴”的正日子
专家表示
三伏天里的任何一天都可以贴敷
只要前后贴敷时间间隔在7天至10天
即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2.完全代替其他治疗手段?
近年来有不少急症期病人
医院要求“冬病夏治”
并寄希望于敷贴后能“药到病除”
专家介绍
冬病夏治运用的是“治未病”的理念
是一种辅助疗法
不能靠这一种方法解决全部问题
有病史者可以缓解症状和减少发病次数
但绝不是根治性手段
原本正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
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3.“三伏贴”贴的时间越长越好?
专家也给出了解释
根据治疗规范
“三伏贴”
儿童每次贴药时间为2至4小时
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4至6小时
可适当延长但不宜过长
以皮肤有灼热度为宜
不过
冬病夏治的确需要时间长
专家观察发现
一般连续贴三年会看到效果
所以,第一年没有效果,不要灰心
4.“三伏贴”适用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心肿、肺心病、反复感冒等;
耳鼻喉科疾病:慢性(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胃痛、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等;
风湿免疫性疾病: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
儿科疾病:体虚反复感冒、肺脾虚弱、厌食、消瘦、咳嗽(气管炎)、遗尿等;
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月子病、更年期综合症等;
虚寒头痛、颈椎腰腿痛、胸腹痛等虚寒性疾病;
由于免疫力低下和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各种疾病;增加抵抗力、调理亚健康等。
年“三伏贴”贴敷时间
初伏
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
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
8月15日-8月24日
- 上一篇文章: 324宣传系列之什么是肺结核
- 下一篇文章: 第五届养生文化节开幕在即12名中医专家